语言让数学课堂更迷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怎样关注?课堂是师生互动和交流的双向过程,语言就是关注的手段之一。本文正基于此,从更具趣味、更具情感、更加激励三个角度对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锤炼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语言 数学课堂 迷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67-01
  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课堂教学既是数学知识的传递,也是师生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这一切必须依靠语言来实现。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已成为共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愈来愈受到关注。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谚语有云:“它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准确、生动、丰富、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牢牢吸引学生,使学生高度集中,以昂扬的心态进行学习。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精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使之不断向民主化、平等化和人性化发展,让其特有的魅力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想的学习成果。
  一、让数学教学语言更具有趣味
  生动风趣的语言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它不仅能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更有助于学生去思考、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
  例如,在讲“角的平分线性质”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师:在我们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大家是否都玩过折纸的游戏呢?
  生:玩过!
  师:都叠过一些什么呢?
  生:飞机、手枪、轮船……
  师:嗯,那今天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小时候的折纸游戏,再来体验一下童年生活,好吗?
  生:好!
  师:嗯。同学们手上现在都有一张相同的长方形纸,我想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我想叠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看看哪一位同学最先帮老师叠好?
  ……
  就这样,看似随意的寥寥几句,由于巧妙定位一下子就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事实证明,人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因此,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语言去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让学生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以及获得新知的愉悦,就能引领学生走进华美的数学殿堂,确保教学的高效果。
  二、让数学教学语言更具有情感
  “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配智力。”亲切、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愉悦的情绪,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无限的学习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获得成功的诸因素中,情感智力要比一般的心智活动更具重要意义。所以,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论在提问还是在评价方面,都应力求亲切、富有情绪。每一次提问应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乐于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中,去探索、去领悟,激发学生们的那种“敢问路在何方”的勇气和信心。教师还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深挖学生语言背后的思维,乐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学生的学生热情,如“不要紧,你可以轻轻将答案告诉老师”等等。在学生出错误时,教师也不要急着指出错误,而要以“猜”这一方法,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在学生表达不清或语意模糊时,教师应亲切地询向全体同学,“哪位同学明白了他的意思?谁来说一说?”,让学生自己纠错于无痕之间,凸显宽容,体现人文关怀。
  三、让数学教学语言更加激励
  初中生在性格上和心理上都还不健全,需要教师点点滴滴的培养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和赞扬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我。如:“你说的太好了,老师和你想的一样。”“老师完全明白你的意思。”“大胆地把你的想法說出来,让大家和你分享。”同时又不忘激励学生求异创新:“你觉得老师这种方法怎么样?”“谁有更好的方法呢?”“这样可以,还有别的方法吗?”“我认为他这种方法太麻烦了,谁能想出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之下,学生就会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大胆质疑,整个课堂充满着平等和谐的气氛。对于学生准确无误的回答、精彩至极的见解,教师更应稍加夸大语言的效应,不吝将内心对学生的肯定大声地表达出来:“哦!简直太棒了!”“哦,我真为你感到骄傲!”相信,有了教师这份发自内心的和真诚的赞赏与表扬,学生定会心潮澎湃,以更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在课堂上,除了用真挚的情感、和谐的语言去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共鸣之外,教师更需要用亲切的目光、温和的眼神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每位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教师只有把口头语言、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话说得更加明确、有力,才能更加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倍感亲切!
  让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语言,为数学课堂教学送去亮点、注入活力,为课堂增添独特的魅力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让学生深深感到数学课堂是如此的迷人。
  参考文献:
  [1]邵天才.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14)
  [2]姜洪英.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2)
  [3]王书燕.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7)
其他文献
小时候常问,水星上没有水,为什么还叫水星啊?后来才知道只是中国古人根据五行说,将肉眼可见的五大行星进行了命名,只有中国人叫水星,外国人并不这么叫。现在水星上真的发现有冰存在,水星表面的一些环形山里囤积了万亿吨冰,足够填满200亿个滑冰场。这一结果是美国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从2004年8月升空,耗时6年半到达,经过79亿千米的曲折征程才获得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河南实施已四年多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新的课程理念使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课堂教学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从学案设计到课堂过程的实施等,都需要重新思考,大胆改革和不断实践。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把握教材结构?如何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学生如何能积
【摘要】传统的教师“满堂灌”讲解课文的教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不到体现。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极为迫切。本文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