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的自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广大小学班主任一直在积极研究小学班级的组织管理办法,推动小学生的成长进步。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小学生整体特征上出现的各种变化,相关研究实践应该一直持续下去。本文从组织学习活动,组织德育工作和组织集体合作三个方面,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组织策略展开讨论,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组织策略
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来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组织,目光不能只放在对具体事物的管理上。班级中发生了某些问题,其根源必然在于班主任组织上的某些失误;管理没有发挥作用,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则与班主任没有从组织的角度去考虑、制定和执行班级管理规则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班主任要清楚,最好的管理就是化管理为无形,将学生组织在一起,在组织中和一定的规则下活动。所以,班主任应该从组织策略优化的角度去开展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创出该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组织学习活动
学习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学习的意义是广泛的,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学生在学校和同学朋友相处,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是在提升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与教师的互动也带有这种学习元素。所以,这里所说的组织学习活动同样是广义的,要通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及认知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各科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果,还是学生自制及自我管理能力进步的重要基础,是班主任后续班级管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例如,班主任可以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对学生意见建议的收集,制定出一份对小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采用竞争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较好地照顾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学习成长,能够促使小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利用小学生比较强烈的好胜心在班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另外,班主任还可以与一些任课教师合作,不定期举办知识抢答比赛等趣味学习考查活动,让学生活动的组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参与。
二、组织德育工作
有良好组织的学习活动能够把学生吸引在学习成长上,推动学生的发展,通过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水平。不过,教师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虽然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识,但并不能够保证必然取得这方面的成果。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出于嫉妒或好胜心,在彼此竞争中采取一些不道德的办法,如故意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加干涉,一定会反映到班级管理层面。所以,班主任还要做好德育工作的组织,与学习活动融合起来。
例如,班主任可以专门在制定一套道德品质提升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成长计划,帮助和督促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长。比如有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是平时不太关心班集体,不愿意参与卫生值日等班级活动,对于这类学生,在制定成长计划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其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为班集体出力,在交流沟通中帮助他感受融入班集体的良好体验。道德品质的评价标准也要在该领域有相应的倾斜,让他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也能在道德品质方面得到高效的发展。
三、组织集体合作
集体合作是学生在学校开展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既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又包括生生之间的合作,尤以生生之间的合作为多。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增强及班级管理效能的提升,其实就是以学生能够在保持自制力的情况下有效开展集体合作为主要表现的。以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为例,如果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合作学习的过程一定比较顺畅;反之,则合作学习很可能乱作一团。所以,组织集体合作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宽广的舞台,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逐渐成为学校生活的真正主人。
例如,制作黑板报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常规项目。过去大都是由文艺文员带领大家来制作,选择的都是在写字或绘画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其他学生则很少参与。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维护黑板报缺少兴趣,也很少关注黑板报的内容,一些有益的宣传无法给学生造成比较深刻的印象。班主任可以转变组织形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制作及创意小组,每次随机从两类小组中各抽取一个,合作完成黑板报。这样就将黑板报变成了所有学生自己的事情,给了学生从集体角度去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新机会,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總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组织,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果。与单纯制定和执行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相比,做好对学生的组织能够产生更加深远的效果,小学生更愿意接受。希望大家能够对此予以必要的关注,开展相应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以此为切入点提升班级管理效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念. 探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5):P.1-1.
[2]高志海. 试析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 2020.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组织策略
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来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组织,目光不能只放在对具体事物的管理上。班级中发生了某些问题,其根源必然在于班主任组织上的某些失误;管理没有发挥作用,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则与班主任没有从组织的角度去考虑、制定和执行班级管理规则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班主任要清楚,最好的管理就是化管理为无形,将学生组织在一起,在组织中和一定的规则下活动。所以,班主任应该从组织策略优化的角度去开展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创出该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组织学习活动
学习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学习的意义是广泛的,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学生在学校和同学朋友相处,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是在提升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与教师的互动也带有这种学习元素。所以,这里所说的组织学习活动同样是广义的,要通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及认知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各科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果,还是学生自制及自我管理能力进步的重要基础,是班主任后续班级管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例如,班主任可以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对学生意见建议的收集,制定出一份对小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采用竞争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较好地照顾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学习成长,能够促使小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利用小学生比较强烈的好胜心在班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另外,班主任还可以与一些任课教师合作,不定期举办知识抢答比赛等趣味学习考查活动,让学生活动的组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参与。
二、组织德育工作
有良好组织的学习活动能够把学生吸引在学习成长上,推动学生的发展,通过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水平。不过,教师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虽然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识,但并不能够保证必然取得这方面的成果。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出于嫉妒或好胜心,在彼此竞争中采取一些不道德的办法,如故意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加干涉,一定会反映到班级管理层面。所以,班主任还要做好德育工作的组织,与学习活动融合起来。
例如,班主任可以专门在制定一套道德品质提升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成长计划,帮助和督促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长。比如有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是平时不太关心班集体,不愿意参与卫生值日等班级活动,对于这类学生,在制定成长计划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其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为班集体出力,在交流沟通中帮助他感受融入班集体的良好体验。道德品质的评价标准也要在该领域有相应的倾斜,让他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也能在道德品质方面得到高效的发展。
三、组织集体合作
集体合作是学生在学校开展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既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又包括生生之间的合作,尤以生生之间的合作为多。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增强及班级管理效能的提升,其实就是以学生能够在保持自制力的情况下有效开展集体合作为主要表现的。以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为例,如果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合作学习的过程一定比较顺畅;反之,则合作学习很可能乱作一团。所以,组织集体合作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宽广的舞台,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逐渐成为学校生活的真正主人。
例如,制作黑板报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常规项目。过去大都是由文艺文员带领大家来制作,选择的都是在写字或绘画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其他学生则很少参与。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维护黑板报缺少兴趣,也很少关注黑板报的内容,一些有益的宣传无法给学生造成比较深刻的印象。班主任可以转变组织形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制作及创意小组,每次随机从两类小组中各抽取一个,合作完成黑板报。这样就将黑板报变成了所有学生自己的事情,给了学生从集体角度去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新机会,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總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组织,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果。与单纯制定和执行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相比,做好对学生的组织能够产生更加深远的效果,小学生更愿意接受。希望大家能够对此予以必要的关注,开展相应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以此为切入点提升班级管理效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念. 探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5):P.1-1.
[2]高志海. 试析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