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乌马河森林经营所,黑龙江 伊春 153011)
摘 要:原木是用原条经过按一定尺寸横截加工制得的木段,是未经过纵向的锯切、刨切或旋切等进一步加工的木材,它包括了所有的木材产品。主要论述原条缺陷检量及材质评定。
关键词:原条;缺陷;材质评定
我国是个森林资源缺乏的大国,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是制定和修订木材标准的最根本的任务。因此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应本着节约的原则,保护我们日益减少的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中的林木蓄积是由林木组成的,怎样确定林木的用途是制定和修订木材标准的关键。
我国的原木标准,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其间几次较大范围的修订增补,逐步构成一个涵括商品木材名称材种,检验术语、检验方法和产品批量抽样判定方法的完整标准体系,并且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根据原木的径级、品质和用途,分有直接用原木、加工(锯切、旋切、刨切)用原木,造纸用原木、次加工原木、小径原木、短原木材等。
现行的标准中,尺寸单位一律使用米制,长度使用米(m),直径使用厘米(cm),材积单位使用立方米(m3)。基本的进级尺寸:长度为20厘米,直径为检尺径不足14cm按1cm进级,自14cm以上为2cm进级。对尺寸的分级,通常有三种,即固定尺寸、范围尺寸和起点尺寸。
原条缺陷检量及材质评定的基本原则是:评定原条等级时,有两种或几种缺陷的以降等最低的一种缺陷为准;检尺长范围外的缺陷,除了心材腐朽和漏节要计算外,其他缺陷不计;外夹皮长度、弯曲内曲水平长度、弯曲拱高、外伤及偏估深度均量至cm止,不足cm的舍去;其他缺陷均量至mm止,不足mm的舍去。
(1)漏节的检量与评定。漏节,无论其尺寸大小,均应查定全材长范围的个数。查定个数后,按规定所列漏节允许限度评定等级。
(2)腐朽的检量与评定。边材腐朽的检量与评定。断面上的边腐,以通过腐朽部位径向量得的最大厚度与检尺径相比的百分率来计算。如边腐弧长未超过该断面圆周长的一半,则以边腐厚度的1/2与检尺径相比;材身上的边腐,以弧长最宽处量得的边腐深度与检尺径相比的百分率来计算。如边腐弧长末超过该断面圆周长的一半,则以边腐深度的1/2与检尺径相比;表现在大小头断面或材身同一横断面上的多块边腐,其各块腐朽的弧长应相加计算;材身、断面均有边腐(含材身贯通到断面的),应以降等最低的一处为评等依据,断面上边腐与心腐相连的,按边腐评等,断面边材部位的腐朽末露于材身外表的,按心材腐朽评等;检量材身边腐深度,以尺杆顺材长贴平材身表面,与尺杆成垂直径向量取。
心材腐朽的检量与评定。心腐是检量其腐朽面积,以此腐朽面积与检尺径断面面积相比的百分率来计算。其腐朽面积为等效面积,是指表现在同一断面上的多块、环状、空心等各种形状的腐朽合并相加,调整为相当于腐朽的实际面积;原条根部的铁眼和稍部的天空均按心腐计算;已脱落劈裂材的劈裂面上的腐朽,如贯通到材身表面的按边腐计;未贯通到材身表面酌按心腐计。检量时应与材长方向成垂直量其腐朽最大宽度作为心腐直径。如腐朽露于断面的,应以断面心腐作为评等依据。
(3)虫眼的检量与评定。虫眼应在检尺长范围内查定个数。应计算的虫眼是指最小直径自3mm以上、其径向深度足10mm以上的虫眼,不足上述尺寸的虫眼不计;查定虫眼个数时,跨在检尺长交界线上和断面上的虫眼不计算;材身上的白蚁蛀蚀,其径向深度不足10mm的不计;自10mm以上的按边腐计算;断面上的白蚁蛀蚀不计;虫眼直径以量得最小孔径为准;深度以贴乎材身表面垂直量得的深度为准。
(4)弯曲的检量与评定。检量弯曲时,从大头斧口(或锯口)拉一直线至小头检尺长终点,其直线贴树干两个落线点间的距离为内曲水平长,与该水平直线成垂直检量弯曲拱高,与内曲水平长相比的百分率来计算;量内曲水平长时,遏有节于、瘤包和外伤等不正常现象,应取正常部位检量;原条上如有两处以上弯曲,评等时以最大拱高的弯曲为准;遇有两处弯曲拱高相等,以其降等最低一处弯曲为准。
(5)外夹皮、偏据的检量与评定。末腐朽的外夹皮或偏枯,其长度不超过10cm的(同时外夹皮深度不足3cm的)不计;超过10cm的,以其径向深度与检尺径相比的百分率来计算;已腐朽的外央皮或偏枯按边腐计算。如外夹皮处本质腐朽已进入树干内部,则按边腐和漏节降等最低的一种缺陷计算;检量偏枯的深度或边腐的深度,应以尺杆横贴材身表面径向量取,偏枯深度量至cm,外夹皮深度和边腐深度量至mm。
(6)外伤的检量与评定。刀斧砍伤、锯伤、烧伤、震伤和其他机械损伤(打枝伤和刨等不计)均匀为外伤。外伤计算是与材长方向成垂直检量其径向深度与检尺径相比的百分率表示。
原木的尺寸包括原木的检尺长,检尺径、尺寸进级和尺寸允许公差等,原木尺寸检量是对原木长度,直径、尺寸进级和尺寸偏差的检量,最后确定计算原木材积的尺寸。原木的检尺长,检尺径进级及公差,应按不同的原木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我们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原木的标准,控制木材质量,才能更有效的保护我们有效的资源。
参考文献
[1]丁成清.木材检量的历史变革[J].江西林业科技,2001,(4).
[2]陈明祥. 宜昌市天保工程十年建设成效分析[J].中国林业,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