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刺网作业捕捞能力的比较分析

来源 :海洋水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2年福建省沿海流刺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DEA法,首次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地市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和不同生产水域三重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刺网作业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2000和2002年,全省刺网作业的平均"能力利用度"分别为63.8%和48.9%,地市间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显著,最低仅为18.6%和9.7%;刺网作业投入的网具数、船数、功率、作业天数、吨位和网具规格,对该作业捕捞
其他文献
2003年8~11月对桑沟湾进行了两次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通过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室内培养实验得到了PO4-P和TDP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量与时间的动力学关系,并利用非线性拟合技术和
为摸清今后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动态,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1996~2003年广东省海洋捕捞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对广东省海洋捕捞业发展趋势做出了近5
福建省福宁湾潮间带滩涂表层粉砂质粘土海泥中含有丰富的颗粒有机碎屑和粉砂颗粒。有机碎屑颗粒大小悬殊,其长径5.3~95.0μm,平均46.08±27.52μm。粉砂颗粒粒径4.0~37.0μm,平均17.1
采用鱿鱼、头足类及其加工下脚料等高含镉原料配制饲料喂养大菱鲆亲鱼,发现诱食效果较好、鱼体增重较快,但一年后出现死亡率增高的现象.经解剖观察,死鱼的肝、肾、胰腺、胆等
2004年5~6月,用紫外线照射法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结合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6-DMAP)处理受精卵抑制第2极体释放,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采用中心波长2541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
通过网箱结构的对比分析、材料选择和网箱模型试验,并针对进口网箱在我国海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自主开发的HDPE网箱框架专用管材和六边形网目尼龙网衣,在网箱结构设计和
通过对江鳕(Lota lata Linnaeus)和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 Tilexius)的形态学比较研究发现,江鳕和大头鳕都有胆囊、幽门盲囊,肝脏较大.脊柱和附肢骨骼种类相同,区别仅在
山东作为海水养殖大省,产量约占全国的1/3.在传统捕捞业面临近海渔业资源枯竭、传统渔场面积减小的形势下,加大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在海水养殖业中的应用,挖掘海水养殖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