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多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激趣导入,简简单单识汉字
  1.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小朋友们,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说说你的理由。
  2. 古人用三个小小点表示“小”字。(古文字边上出示“小”字)指名读,齐读。
  3. 教师范写“小”字,提醒:第一笔是竖钩,左右两点要对称。学生描红、仿写。和“小”字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指名说。(板书“大”字)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4. 老师变魔术啦,(板书“”)你能猜出这又是什么字吗?说说理由。
  5. (出示“少”字)四颗小小的沙粒,数量不多,就是“少”字,指名读。教师范写“少”字,提醒:先中间,后两边,最后一笔撇要长,托住上面。学生仿影、描红。
  6. 和“少”字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指名说。(板书:“多”字)你发现了什么?(有两个“夕”字)“夕”字在古时候表示肉,(出示肉图片)一层又一层叠放在一起,就是多。多的反义词就是少。
  7.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字就和大小多少有关系,指读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理念】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简单,这种简单是指教师在备课中要将烦琐的字理、字形等化难为易,变成儿童听得懂、记得住的内容,在儿童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课题中“小”“多”“少”都是本课生字,我用三个简单的古文字导入,激发学生猜测的兴趣。通过形象化的呈现,达到直观可感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古文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文化,从“音、形、义”三个方面识记这三个汉字。
  二、 聚焦“一”字,举一反三读准音
  1. 教师范读,要求:眼睛跟着声音走,老师读到哪里,小朋友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
  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自读检查。
  (1) 出示“一”字短语。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个桃
  一只猫一只鸟一边多一颗枣
  一头黄牛一群鸭子一堆杏子
  自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字的声调有变化,让我们看清调号念准它们。开火车读,齐读。
  (2) 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
  (出示“一个大,一个小”)虽然一句话只有三个字,但是看到逗号也要停一停。指名读,齐读。自己试着读读儿歌中其他这样的句子。
  【设计理念】“一”字的变调在第一课《秋天》中出现过一次,这里的教学设计既是对前一课“一”字变调的巩固,又是让学生通过前面所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总结发现“一”字变调的规律,化被动为主动,为第二课时量词的学习埋下伏笔。
  4. 儿歌里都有谁来比大小,比多少呢?
  三、 形象识记,深入浅出学汉字
  1. 教学“黄牛”。
  (1) 出示词卡“黄牛”,指名读,齐读。提示:“牛”字是鼻音。(出示黄牛图片)谁来向我们介绍黄牛?(它的皮毛是黄褐色或者黑色的,常常用来耕地)
  (2) 教学生字“牛”:(出示牛的古文字),你看明白了吗?(引导学生发现古文字中“牛”的大角。)在“牛”这个字里能找到这对大角吗?
  (3) 积累和“牛”字有关的词语,(出示各种牛的图片)你还知道哪些牛?
  【设计理念】古文字体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文化,我们在借鉴时不能盲目地将所有古文字照搬给学生,否则只会增加学生识字的负担。象形文字是根据事物的样子而造出的汉字,我在教学时将这种简单的象形文字引入课堂,先整体感知“牛”的字形,再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笔画,去找找牛的一对大角,帮助学生识记字形。通过图片,观察牛的样子,与前一环节的字形联系起来,将“牛”字的教学变得有趣、生动起来。
  2. 教学“猫”。
  (1) 出示词卡“猫”,指名读,齐读。
  (2) “猫”字的左边是新偏旁叫作“反犬旁”(将反犬旁横过来)它像什么?(像小狗的样子)反犬旁表示有四肢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反犬旁的字?
  (3) 盖住“猫”字的左边,右边的字会读吗?(苗)学学小猫的叫声,再读读右边的“苗”字,你发现了什么?(右边的“苗”字读音和小猫的叫声很像)这个“苗”字不仅表示读音,“苗”字表示小,一个反犬旁加上一个“苗”字就是告诉我们什么?(猫是一种小动物)多可爱的小猫啊,再读。
  【设计理念】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大家都知道。这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声旁“苗”字的秘密,除了表示与猫的叫声相似,还有表义的作用。“苗”字本身指未开花吐穗时的庄稼,但如果这么告诉学生,学生还是不理解,在汉字字典的解释上教师将“苗”字的意思进一步分析,得出“苗”字有小的意思。这样,学生就能发现声旁的秘密,知道“猫”字指小型的动物。学生懂得了意思,以后学到带有“苗”的字都能进行联想识记。
  3. 教学“鸭子”。
  (1) 出示词卡“鸭子”,指读,齐读。
  (2) 教学新偏旁“鸟字旁”:“鸭”字的右边是鸟。是今天要学的新偏旁,叫作鸟字旁。它也是单独的一个字,念作鸟。提示:读准鼻音。“鸟”字表示飞禽类。
  (3) (出示鸟的图)看看图,你能找到鸟的眼睛吗?(点就是眼睛)最后一横是鸟儿的什么身体部位?(爪子)小鸟的爪子变成了一横。
  (4) 手指左边的“甲”字,会读吗?请一个小朋友学学鸭子是怎么叫的?把“甲”字连起来读三遍,你发现了什么?
  (5) “甲”字在古时候可不念做“jiǎ”,古时候的读音和小鸭子的叫声一样,念做“ɡɑ”。现在广东人在说“甲”字的时候还是会说“ɡɑ”。所以我们的祖先就用表示小鸭子叫声的“甲”字和“鸟”字放在一起,给鸭子起名字,就是鸭。
  【设计理念】识字教学的手段是多样的,利用朗读法识字也是方法之一。通过简简单单地读出“甲”字的字音,让学生将“甲”字的音与鸭子的叫声联系在一起,感受声旁表音的特点。
  5. 学习水果词语。
  (1) 教学“苹果”“杏子”“桃”“枣”。认读
  词语,提示:“苹”“杏”字后鼻音,“杏子”轻声,“枣”字是平舌音。
  (2) 自己再轻声读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点红“木”字)看看图,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都有“木”字?(出示苹果、杏子、桃子图)
  (3) 今天,这些水果也来了,(贴水果图)认读。重点认识“杏子”,(出示杏子图)杏子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小动物,还有好吃的水果,下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里,仔细地读读这首儿歌。
  四、 精讲精练,一笔一画写好字
  1. 复习生字词:多、少、黄、牛、只、猫、边、鸭、苹、果、杏、桃。
  2. 出示生字“鸟”,指名认读。出示笔顺表,学生自学笔顺。
  3. 教学“竖折折钩”:能找到鸟的身体吗?这个笔畫叫作竖折折钩。范写“竖折折钩”,竖短横宽,一笔写成。
  4. 教师范写“鸟”字:写这个字的时候就像在画小鸟,先写鸟头,鸟背宽宽,最后一笔横要拉长。
  5.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理念】写字教学要学会做“剪枝的学问”,做到少而精。避免在课堂上笔笔都讲,烦琐的分析。笔者教学“鸟”字时,抓住汉字中的关键笔画“竖折折钩”,与“鸟”的图片对比,用画画的方式,加以指导,鸟脖短,鸟背宽,以这样生动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字形,既简单又有重点,学生自然印象深刻,写到这个字的时候也就感觉不难了。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平路小学)
其他文献
安装爱问共享下载扩展  为了达到我们上面提到的要求,需要安装和使用6.1以上版本的360安全浏览器。从该浏览器窗口中安装爱问资料共享读书下载扩展(图1)。  点击360安全浏览器工具栏上的“扩展”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扩展中心首页”进入360扩展中心。  从“实用工具”一组中选择下载并安装“爱问资料共享读书下载扩展”(图2)。  书城选书带出免费电子书  安装上面的插件扩展之后,你就不用操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