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画皮》,以“融合”之境谈我国歌剧(三)

来源 :大众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iqiang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家是一种纯音乐思维:调性和声、曲式结构、动力发展、织体、容量等等因素是都作曲家考虑的范畴,而戏剧家考虑的是戏剧因素及动作的进展和矛盾的解决、人物内在(及心理动作)和外在动作的高潮,成功的歌剧作曲家则需要持有音乐戏剧的统筹头脑,他需要考虑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融合问题.事实上歌剧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还需要集体的协作,最主要的就是与脚本作家的合作,文章将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创作者的融合.
其他文献
上海艺术中心于2018年10月20日上演了委约歌剧《画皮》,剧中出现了京剧男旦角色,男旦在传统戏曲中并不罕见,在歌剧中出现却不然,前卫还是传统?似可彰显创作者的艺术追求,透漏
文章由“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美学命题谈起,通过对这一命题的深入分析来窥见艺术创作过程,也借由自身的舞蹈创作实践感悟,在舞蹈创作实践中或遵循、或打破这一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