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营养成分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6540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健康”。本文对营养成分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以期强化食品检测中营养成分的关注力度以及实现食品安全。
  关键词:营养成分;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营养成分标识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不规范及不科学的食品营养素指标导致食品安全存在巨大漏洞和风险,所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需要加强对食品营养成分的检测及监控[1-2]。消费者在选购食品过程中可以通过营养成分分析表进行科学判断。
  1 当前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存在的问题
  1.1 检测机构专业度缺乏及监管不到位
  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使食品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衍生了许多第三方检测机构,经调研了解,大量检测机构存在资质不全、检测能力高低不一、检测机构之间存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关系,一些检测机构完全商业化运作,唯利是图,修改检测结果[3-5],导致食品检测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得不到保证,食品检测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中。另外,作为检测机构的部分上级监管部门存在工作作风不实,监管流于形式,影响了食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食品安全。
  1.2 营养成分指标检测标准混乱
  很多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同时存在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以及国家标准,标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检测结果混乱。具体有以下因素:①检测方法不统一,导致检测结果偏差大,同时检测方法中的判定指标界限并未明确,导致食品营养指标的数据偏差较大;②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一些食品营养成分的概念未作出清晰规定,造成认知上的差异;③由于样本之间存在客观差异,导致同样的营养指标分析出的结果差异较大,需高度重视样品之间自身的差异以及样品数量的大小。因此,需要建立統一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规范取样的数量及代表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检测机制。
  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充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才能保证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与身心健康。食品安全影响到我国政府的形象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任何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类似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监管层面的缺失,也有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漏洞及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同时也存在食品安全检测的重大漏洞[6]。食品安全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如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便得不到保障。做好食品营养素的检测和管理,不仅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还能够提高食品工业产品的竞争力。食品工业产品若想占领市场并具有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食品的安全性[4]。
  3 提高食品营养成分检测的解决方法
  3.1 强化食品营养成分检测的监督力度
  食品安全意识早已深入人心,科学、严格的展开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极为重要,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变执法部门及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及工作方式。①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入门门槛,加大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抽查力度及执法力度,对于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需追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相关刑事责任并吊销其运营资质。②监管部门需要不定期地组织检测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及交流,了解其规范运行,及时纠偏。③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大力鼓励优秀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树立行业标杆,从政策及资金上进行大力扶持[5]。
  3.2 设立食品营养检测中心
  虽然我国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管及重视度,但还有一些违法企业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为了逃避我国相关部门的监管,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非法的、新型的食品添加剂。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应建立独立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心,用于综合管理。
  3.3 强化对食品营养及安全的宣传力度
  食品首先的属性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其次是其营养性属性,最后是安全性属性。随着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健康及其营养的均衡性。但目前很多观念仅仅停留于表面,并未有较多的消费者真正关注食品的营养属性。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强针对食品的营养分析检测及食品安全监控,从制度及法律法规层面形成保障,并加强对于消费者的宣传力度,以达到消费者能够对食品进行科学的评价,消费者在选购食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营养成分分析表清晰的进行科学判断。食品安全性及其营养成分的分析建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3]。①政府需要从食品源头加强对于食品营养安全的支持力度,从基础上改变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大力支持营养成分高、绿色无污染的安全食品,鼓励并支持相关产业、企业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②由政府牵头并与相关检测机构制定相关食品营养指标的检测标准,建立统一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并规范取样数量及样品代表性,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检测机制。③政府需要加大对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及食品营养成分值的推广宣传力度,强调食品既要保证安全性,又要重视食品的营养科学搭配,引导消费者科学的进行评价,只有消费者的科学重视,才能够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④政府要加大监管及处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及营养成分相关指标的监察力度,不定期地组织食品检测行业的技术交流会议,提高相关从业企业的检测技术及水平,保证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程琳.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作用[J].现代食品,2020(7):143-144.
  [2]孙秀青.营养成分检测在我国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1):397-398.
  [3]毛晓珺.食品营养成分检测有什么作用[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0(9):17.
  [4]冯叙桥,徐方旭.从采后质量与安全控制入手有效利用农产品保健成分在人体健康中的调节作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6):1615-1616.
  [5]崔捷璇.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食品,2020(24):104-105.
  [6]晁安林,陈春雷.食品检测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浅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271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重点对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防控措施进行研究,希望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大力宣传、科学普及、加强监管,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肥胖;市场监管;防控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米、精面、粮、油、肉、蛋、奶的充足供应,我国居民的日常膳食已经从解决温饱转变为享受美食,但其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没有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进人们的视野,种类繁多的农产品让人们应接不暇,同时其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几年,农产品质量问题的事件频繁发生,对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当前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受
摘 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养殖鱼中的乙氧基喹啉进行快速测定。基于QuEChERS技术,样品用乙腈和水提取,盐析分层离心。经增强型基质去除固相吸附剂(Enhanced Matrix Removal,EMR)净化后,通过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Source Ionization,ESI)的正离子模式电离,结合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sponse Monitori
摘 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甜蜜素的分析方法。利用甜蜜素在强酸环境下经过衍生、萃取等工艺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结果表明,在1.0~10.0 mg/L范围内,甜蜜素标准溶液线性回归方程y=3 896.1x+1 668.3,相关系数为0.999 3。样品添加回收率为84.3%~105.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1.66%~1.81%,检出限为0.5 mg/kg。该方法快速、简
摘 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測定茶叶中7种儿茶素类茶多酚,通过调整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优化了分离度,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在10~100 μg/mL范围内,7种儿茶素的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检出限为6.1~97.8 mg/kg,加标回收率93.1~96.8%,相对标准偏差在1.7%~3.3%。该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回收率、精密度高的优点。  关键
摘 要:为提高微生物实验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于2020年参加乳粉中金黄色葡萄球定量检测能力验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0—2016)进行检验,同时应用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和3M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作为对照手段进行实验,并应用VITEK2进行生化鉴定,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样品CODE TF02490061结果报告
摘 要:目的:了解武汉局管辖范围内餐饮服务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效果,依据不同单位中餐饮具消毒情况,分析消毒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督促本局内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意识提高,明确食品卫生安全状况。方法:依据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检测。评估餐饮具消毒效果。结果:武汉铁路局辖区内总共抽取了147个单位,其中合格单位为138个,合格率为93.88%。共抽取了920件餐饮具,合格
摘 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食用农产品流通的主要途径。单靠传统行政监管方式,在保障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方面日益乏力,需要转换思路,从社会共治的角度,重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治理模式。为此,本文试从优化投资结构、提升行政治理效能、完善市场内部治理、加强供应链治理、强化风险交流5个角度,对加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工作作出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食品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共治;治理模
摘 要:选取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辣椒品种,经提取、净化后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检测分析,比较不同辣椒基质中有机磷农药的基质效应。结果显示,不同辣椒基质对12种有机磷农药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基质增强效应,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辣椒的基质影响不大,实验检测中可利用一个辣椒空白基质标校准不同辣椒。  关键词:辣椒;基质效应;有机磷农药  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颜色,辣
摘 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中15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50%乙腈水溶液提取后,MycoSpinTM 400净化柱净化,同位素內标稀释后,上机测定。结果:在低、中和高水平下,这15种真菌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