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G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膀胱根治性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化疗前后病理缓解、预后和毒副作用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曲线的组间差异。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结果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接受GC方案新辅助化疗患者共55例,其中,45例(81.8%)完成2个周期化疗,10例(18.2%)完成3个周期化疗。17例(30.9%)病理完全缓解(pT0N0M0),6例(10.9%)病理部分缓解(pT1/Tis/TaN0M0),总体缓解率可达41.8%。中位随访时间为(47.0±37.7)个月,病理缓解患者(<pT2)的5年OS为82.2%,无缓解患者(≥pT2)为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缓解患者(<pT2)的DFS为86.1%,无缓解患者(≥pT2)为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术后病理缓解、淋巴结转移是OS、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新辅助化疗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本组无一例因毒副作用而延迟手术。

结论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接受GC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膀胱根治性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受益显著,毒副作用耐受良好。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乡村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新基础教育”“骨干先行”的背景,学校启动了卓越教师的校本培养计划,将卓越理解为“卓而越己,生命自觉”,实践乡村教师的校本培养策略,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乡村学校;卓越教师;生命自觉;校本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2-0061-03   【作者简介】朱艳艳
目的 观察养血宣透方联合中药药浴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138例银屑病患者,采用简单抽样法分为中药组、药浴组及联合组,每组46例,分别给予养血宣透方治疗、中药药浴治疗及养血宣透方联合中药药浴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4周治疗,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中药组的84.78%和药浴组
敌草快(diquat,DQ)是联吡啶类非选择性除草剂,导致机体损害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氧化还原循环过程失衡导致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导致细胞死亡[1].随着百草枯(PQ)水剂停止生产,DQ在农药除草方面得以快速推广和使用[2],使急性DQ中毒发病率增加,致中毒疾病谱发生变化.目前尚无治疗DQ中毒的解毒剂,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与PQ不同,在动物研究中DQ对I型肺泡细胞造成轻微的可逆性损伤,但不会损伤Ⅱ型细胞,在DQ中毒中没有发现进行性肺纤维化[3-4].我院收治一例患者较早出现肾脏损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