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家教

来源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0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儿童的气质类型不同,其情绪反应也迥然不同,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儿童活动、实施家教措施时必须因人而异,使每个儿童都能适应环境,健康成长。
  细心的父母会留意到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有的落落大方,有的害羞退缩,有的任性倔强,有的却急躁无常。你可能对自己孩子与众不同的表现感到困惑,也可能为管教孩子的“脾气”感到束手无策。其实,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是与生俱来的气质特点造成的。

孩子气质的分类


  心理学家根据婴儿出生时养育的难易程度,把孩子的气质分为五种类型,即平易型、麻烦型、缓动型、中间偏平易型和中间偏麻烦型。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孩子可能是一至两种类型的组合,甚至是三种类型的组合,所以父母必须对孩子仔细观察,结合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全面考虑孩子的气质特点,耐心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气质的优势与劣态


  “哪一种气质类型的孩子最好?”这可能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气质无所谓好或坏,任何类型的气质均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特性。如平易型的孩子性格较随和,适应性强,开朗,它的消极面则是行动草率、感情不稳;麻烦型的孩子显得敏感、情感丰富,消极面则是任性、适应慢、易发脾气;缓动型的孩子显得冷静、情感深沉,消极面是较淡漠、缺乏自信、孤僻。从气质维度来看,坚持度低的孩子,虽然遇到阻碍容易放弃,但不是很固执,较好沟通;反应强度大的孩子,虽然有时让人受不了,但情绪表达明显,给人感觉较为开朗。
  但是,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麻烦型气质的孩子在3~7岁时,较对照组易出现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麻烦型气质的孩子70%会出现行为问题。有人指出,3岁时胆小、易害怕的孩子,长大以后更易出现神经症行为,如在幼儿阶段表现为不安、多动,在青少年阶段易表现为违纪行为等。还有研究发现,4个月时的婴儿,如果总处于高度运动觉醒状态,对刺激易激惹,长大容易变成胆怯、害羞的孩子;而另一部分不易激惹、低运动觉醒的孩子,则易变成开朗和社会化好的孩子。
  由于儿童的气质类型不同,其情绪反应也迥然不同,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儿童活动、实施家教措施时必须因人而异,使每个儿童都能适应环境,健康成长。

不同气质孩子的家教方式


  对于不同气质的孩子,父母必须对其仔细观察,结合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全面考虑孩子的气质特点,耐心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例1:我行我素的强强


  婷婷则和强强完全不同,整天慢悠悠的。吃饭动作慢,穿衣服动作慢,就连上厕所也比别人慢。她从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更喜欢待在音响旁听音乐。
  气质类型:缓动型。缓动型孩子的生活规律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养成;情绪比较消极,总是不太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孩子那样大声哭闹,而往往是安静地退缩着。对新奇事物和环境变化的适应缓慢,但是最终也能适应得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环境中逐渐活跃起来。
  教育方式:和麻烦型孩子有些相似,缓动型孩子同样对洗澡、新事物和陌生人反应消极,但是由于他们的这些消极反应不如麻烦型孩子那样强烈,因而父母对他们也比较有耐心。如果他们在那些父母认为很重要的方面仍然反应迟钝甚至退缩回避时,父母的宽容和耐心就很难再持久了。他们会认为孩子“无能”“胆怯”,因而往往会采取强迫手段,但这种强迫往往只能加重孩子的逃避反应。
  家长要特别注意: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虽然这些孩子对新异事物和环境变化的适应缓慢,但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环境中逐渐活跃起来,最终也能适应得很好。
  缓动型孩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压力和强迫只能让他们更逃避。对于他们来说,更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经常性的鼓励。

例3:容易开心的文文


  与上述两例不同,文文虽然比较情绪化,但是,只要你给她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或者给她一个玩具,她就会马上破涕为笑,忘却之前所有的不快。
  气质类型:平易型。一般而言,平易型的孩子在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机能活动上非常有规律,可以按时吃饭睡觉;容易适应新环境,对陌生人和新奇刺激反应积极,会主动接近,较少产生不安情绪,例如能一下子接受从未吃过的食物;情绪反应温和,睡醒后情绪常很愉快。
  教育方式:平易型孩子生活有规律、情绪愉悦、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因而护理起来比较容易。因此爸爸妈妈也就更愿意对他提供关怀和爱抚,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更积极。这些都会对亲子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家长要特别注意:平易型孩子生活比較有规律,但是爸爸妈妈千万不能太依赖于孩子自己的生活规律。孩子毕竟不是机器,有规律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因为孩子随和、好带就漫不经心,因为这样会对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平易型孩子的忍耐力比较好,有时候孩子即使生病了也不会大哭大闹,所以爸爸妈妈容易忽视孩子的病情,医生诊断时也容易产生错觉,贻误治疗时机。
  对于平易型孩子,爸爸妈妈更应该敏感一些,才能随时掌握孩子的身体发育及心理发展情况。
其他文献
本期主持 朱双娣  朱双娣,江苏省镇江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镇江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  主持人语  同学们好!今天,初初和大家聊一聊第五单元的学习。  本单元主要包含了介绍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的文章。《中国石拱桥》可以让我们看到赵州桥的优美与坚固;《苏州园林》可以让我们领略江南园林的雅致与诗意;《梦回繁华》可以让我们体会《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了解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这些文章都反
[摘 要]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教师应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究如何在课堂中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以及从多角度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  [关键词]统计教学;数据分析观念;折线统计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5-0039-0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
一  “你看,”木晓丽拉了拉唐嫣儿的手腕,说,“陈俏俏今天穿了一条蓝裙子,真好看!”  唐嫣儿顺着木晓丽的视线看过去,觉得眼前一亮。是的,正如木晓丽所说,陈俏俏穿着一身水蓝色的连衣裙,亭亭玉立,好看极了!陈俏俏原本就长得肤白貌美,今天换上崭新的衣裙,真像素白的花丛里突然飞来了一只蓝色的蝴蝶,美得令人只能屏息凝神,生怕一个轻微的呼吸,就破坏了这番美景。  当木晓丽和唐嫣儿望着陈俏俏的时候,陈俏俏也看
搬家,就得重新订做书柜,归置那上千本的日文版小型本书籍。一般家具店出售的书橱书柜没有现成规格,只能请人按尺寸设计。那些日文小书,巴掌大的方寸,木工师傅叹道:小日本连书也做得这般袖珍啊!书本虽小但尺寸一样,集中排放,摆在顶天立地书架上,密密麻麻,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一连数列叠立,也颇有点聚沙成塔撒豆成兵的气象呢。不过那些所谓袖珍书,绝非什么珍藏善本,不过日本出版读物中最稀松平常的文库本。  化大为小
案例背景:  有幸参加市级赛课比赛,抽到比赛的课题是“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案例描述: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此例题之前,经历了摆小棒、看图等数学活动,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看图列乘法算式。由此,我思考:教材编排这个例题的意图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再次仔细研读教材,领悟了编者的意图:通过对乘法意义的学习和积累,对大量学习素材有所体验和感悟,建立一个数学模式,即求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这一内容,但其一直成为教学的难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量角器不知怎么摆放,把角的度数读错更是常有的事。这一课引发了很多教师的深度研究,如华应龙等名师都执教了示范课,刘加霞教授进行了调研,他们使“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变得丰富、厚重,充满智慧。我们一线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吸取名师课堂的优点,追溯本源,对角、度量等概念进一步追问,把握其本质,而且应对学生进行学前
雷声来了,由远及近,还挟着雨。心力衰竭的诗人李士非是在雷声里走的,走在2008年5月26日十六时四十分的广州。这是一位好发雷鸣之声的中国诗人,只是世事嚣喧,加之我们耳聋,听不见这样带电的雷鸣罢了。    他在东京抗日    1998年3月底至6月底,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诗人李士非在日本东京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顾不上心律每分钟一百多次,“家自为战”,“人自为战”,挥笔抗日。  从日本的内阁大臣
59岁生日之前,2019年2月21日,最后一次以皇太子身份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德仁表示,他对自己作为天皇的角色非常尊重,“我要认真履行我的职责,永远贴近人民,为他们祈祷,与他们同忧乐。”2018年12月23日,日本首都东京,明仁天皇(右)从皇太子德仁身后走过。当日是明仁天皇85岁生日。  尽管部分右翼保守派人士仍视天皇为半神,不赞成与公众建立联系,但德仁说,他希望有更多机会倾听日本全国人民的声音。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后者通过短期的学习与训练便能掌握,而数学思想方法则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地渗透和培养才能形成。 为了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与知识技能同等地位的目标呈现出来,现结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环节设计,探讨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