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师饶宗颐

来源 :今日浙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日的雨,早上还在下着,在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到杭州的当儿,悠悠地放了晴。6月28日至29日,96岁高龄的饶宗颐从定居的香港辗转沪杭两地造访。此番饶老是到上海办书画展,并到杭州西泠印社“履新”。有百年历史的“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影响最大的学术团体。他是在西泠印社社 The rain of the day, the morning is still under, in the master of learning, Xiling Yinshe Club president Rao Zongyi to Hangzhou at the moment, put a clear day. From June 28 to June 29, Rao Zongyi, 96, visited Hong Kong settled in Shanghai and Hangzhou. Rao this time to do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xhibition in Shanghai, and to Hangzhou Xilingyinshe “Lvxin ”.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the best in the world,” "Xilingyinshe, China’s oldest existing literati community, at home and abroad to study stone carving the most influential academic groups. He is in Xiling Seal Society
其他文献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包括天津,重庆、石家庄、西安在内的42个地区《城市》入围。
在江南的古镇,数百年来留存下了相当数量的缆船石。市河的驳岸上每隔三五步必有一颗,河埠头上更多。一个八字式河埠头本身对称地安排两颗,河埠台阶两端各有一颗,这是一个定式
70年前,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江津(今重庆江津区)逝世,离他最后一次被捕刚好10年。把监狱当做研究室1932年10月15日,53岁的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判刑后,陈独秀就一直被关押在
生活中的一些事,即便是一次很短暂的接触,有时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时不时地浮现在眼前。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大批名作家诸如刘绍棠、从维熙、王蒙、艾青等陆续复出,重返
康白情(1895—1959),现代诗人,字鸿章,四川安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与傅斯年、罗家伦、毛子水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曾参加五四运动,后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赴美
在古城扬州,过去民间有句名言:“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因为王少堂是“王派《水浒》的代表人物”。他说的《水浒》脍炙人口,扣人心弦。因此,王少堂深受广大听众
20世纪初,中韩知识分子都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时发表了旧戏改良理论,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具有功利主义的理论精神,都提出戏曲内容重于形式,都以西方文学思想为武器反对传统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