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复习效率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mour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总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中考是对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整体检阅,集中反映了初中语文学习的水平。然而,要搞好语文复习也决非易事。因为语文知识本身具有知识面广、体系多的特点。能否全面复习、抓住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规律和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说直接关系到中考成绩的好坏。这就需要我们做出周密的安排。本文仅就中考语文总复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总复习 复习流程
  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语文复习的方法和策略问题,现在我就结合自己对语文总复习的思考及体会,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我觉得,要搞好语文总复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合理安排复习流程
  根据复习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情绪,优化复习训练程序,把复习流程工艺化,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采用横式复习法,即按初中语文知识点为板块进行复习。这种以知识点为“链”,从课内和课外选取相关同质材料实施训练的方式,其特点是:知识点集中,系统性强,给学生以强刺激;这种集约式复习打破了平时的单元式教学: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组合,学生具有新鲜感。先系统复习,即根据考试的范围、要求和复习目标,按知识板块指导学生逐项对应复习。复习时,教师宜编制好相应的训练题,注意到知识的涵盖面,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再重点复习,即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某些富有能力训练价值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重点复习时要注意到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最后综合练习、模拟测试,即将初中语文知识集约,编制训练题供学生训练。根据中考试卷的结构、题型、难度,编制试卷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复习效果,为后续的复习提供校正信息,以便查漏补缺。
  2、总复习要有明确的系统
  语文中考复习应从四个方面来抓,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四者要统筹兼顾,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前两个方面却很容易产生盲目性,于是一味加重负担、堕入“题海”。所以明确这两方面的复习系统,对提高复习效率是很有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字知识两大部分。重点是语言知识。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可分以下主要项目:语音:包括汉语拼音方案的掌握和语音的规范化;语汇:包括字词形、音、义的准确掌握和恰当运用;语法:包括对语句的结构分析和对常见病句的识别修改;标点符号:要了解常见标号、点号的表达功能,并熟悉常见辞格的用法,善于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语言运用的清晰、连贯得体,消除歧义,要善于组织语序、做到衔接自然、语意贯通,要善于根据目的、对象、场合的需要恰当地遣词造句。现代语文阅读,主要分两大项目:词句的确切认定和正确理解;重点是词句一般意义、特定意义和表达作用的确切理释;分析和概括:包括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阐述、相同与相异的分辩、一般与个别的驾驭,以及抽象说明、归纳要点、提取共同点等。明确了系统,对照历年中考试题加深对有关项目、要点的认识,这是复习的基本要求;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弄清有关知识、弥补缺漏,强化有关能力,这是进一步要求。这样,不仅可避免复习中挂一漏万,而且可以变盲目为有计划,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3、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语文是能力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加重负担;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措施: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可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这样化整为零,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定期检查,强化落实。自己每天自记、自测、自查,也可与同学互查。
  4、疏理课文,掌握要点
  初中语文课本入选的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课文体裁丰富多样,通过学习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有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课文语言文字优美,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都有典范性。课文所介绍的语文基础知识精要、实用。思考练习具有启发性、形式灵活多样,总之,它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就复习而言,它是任何课外复习资料不能代替的。鉴于上述认识,进入总复习,可按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进行逐课、逐单元、逐册的疏理。具体作法是:由教师指出各课重要的字、词、句、精要段落、作家作品、思考练习题等等,弄清字的形、音、义,以及词句、语段所处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对精要段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可要求学生,凡读过的课文,字词要会读、会写、会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把握文中关键词语,对某些重点段落能概括、能理解、能阐述、能掌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为了使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参照阅读题的出题规律,编制单元目标测试题,让学生自测,教师更正。一册课本复习完后,进行一次综合测验,根据检测获得的反馈信息,认真地进行卷面分析,上好讲评课。总复习时用大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课文的疏理,学生熟悉了课文,贮积了底蕴,为后面的综合能力训练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文总复习只要敢于放弃传统,大胆实践,方法得当,安排科学,就能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受益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及其重要,本文就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应该从平时的点滴做起简而谈之。  关键词:学习习惯 激发兴趣 预习习惯 课堂学习习惯 复习习惯 课外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本研究以生长慢的二花脸猪和生长快的大白猪为实验模型,采用Northern杂交和RT-PCR方法,对出生后(0、3、20、30、45、90、120、180日龄)垂体中GH mRNA水平的发育性变化进行系统的
摘要:数学概念是“双基”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掌握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概念不明确,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一、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
摘要: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它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关键词:数学语言 教学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撷取而来,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底蕴。在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传统美德 初中语文 积极渗透  现行的教育方向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文道结合,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在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的纲要,随着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改革与实践证实,德育教育已成为这一纲要的重中自重。但在现实的教育工作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身边很多的俄语教师一味强化学生知识技能,填鸭式教学,单一进行知识灌输,从而忽视了德育在语言教学中的渗透,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品”的现象。进而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能够面对竞争压力挑战的俄语人才成为了我们俄语教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