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噬酸菌Ⅳ型菌毛相关基因pilO及pilQ的功能分析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发生在葫芦科植物上的一种病害,其病原为噬酸菌属西瓜种(Acidovorax citrulli),白报道以来已给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等众多国家的瓜类作物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要从根本上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我们应弄清其致病机制。本实验对西瓜噬酸菌(A.citrulli)中部分Ⅳ型菌毛(pili)相关基因构建插入突变体,用浸种测定法筛选出两株致病力和发病率明显减弱的突变体,鉴定为pilO及pilQ基因突变体,并对这两株突变体的相关表型进行测定。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发现,野生型及pi
其他文献
2016年12月28日,深圳市燃气集团下属全资企业安徽深燃天然气有限公司乡镇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水湖至下塘段暨全线通气仪式在长丰下塘调压站举行。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是稻田恶性杂草,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是防治稗草的特效药,但长期使用出现了抗药性稗草.为揭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机制,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了感受0、6、12、18和24d4℃低温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鲁荷红移入温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1,PPARγ)在脂肪和糖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奶山羊(Capra hircus)PPARγ基因在泌乳过程中的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