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浅谈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我科收治的34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了各种护理。结果:通过有效地护理,使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患者是否较快的脱离危险,顺利进入康复期,直至痊愈出院,与良好的护理工作分不开。
  【关键词】护理;重症肝炎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08-01
  重症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以黄疸急剧加深,肝脏迅速缩小,并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临床表现。该病发展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 患者是否较快的脱离危险,顺利进入康复期,直至痊愈出院,与良好的护理工作分不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34例重症肝炎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厌油、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浑身乏力、下肢酸困,右侧肝区疼痛,部分病人有黄疸。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38~73岁,平均(42.9±5.8)岁,平均住院20天。
  2 护理干预
  2.1 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宜住单间病室,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不宜太强,每日用紫外线进行室内消毒,地面用健之素擦拭,一室一拖布,严防交叉感染。要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特别是饭后平卧15~30min,与患者说明休息可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脏修复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2.2 心理护理 重症肝炎患者因疾病的传染性需要隔离, 极易造成患者孤独、紧张、忧虑,所以要对患者给予生活上细心照料,精神上关心安慰,言行上热情尊重,耐心讲解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知识,使患者深知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因人而异,做好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提高疗效。
  2.3 生活護理 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每日对患者进行3~4次口腔护理,用温水擦浴,使之保持洁净舒适。重症患者应给予勤翻身、勤按摩等护理应加强;建立翻身卡,受压部位要加气圈,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4 饮食护理 强调三高一低,即高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给予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给予清淡可口的饮食,食欲好转后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要有充足的热量,适量的蛋白质,适当地补充维生素B族和C;疑有肝昏迷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溶液灌肠,使肠道内保持酸性环境。
  2.5 用药护理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根据病情确定用药方案,注重患者用药特点,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前提下,尽量用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廉价的药物。在使用降氨药物时,静脉滴速不宜快,并注意药物作用的动态观察[2],严密观察用药反应。注射后局部压迫10~15 min,以免出血。
  2.6 出血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警惕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正确估计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准确检测血压脉搏,仔细观察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量、性质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留取标本送检;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出血期间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血迹。给予无渣流质饮食时片剂应磨碎后服用;保持大便通畅;严密观察皮色、末梢循环及呼吸的情况,同时保持各个管道顺利通畅。
  2.7 肝性脑病的护理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患者昏迷前常出现行为异常及性格的改变,对时间、地点、人物及周围环境的概念模糊,言语不清等,护士及早发现,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保持呼吸道及大便的通畅,,加强护理,以防坠床及感染。
  2.8 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指导 通过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控制电解质失调,补充氯化钾、葡萄糖酸钙,给予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鲜桔子,多食含钙丰富的豆制品等可纠正电解质紊乱[3],避免诱发肝昏迷。对严重酸碱平衡失调者,应密切观察病情,认真做好记录,为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9 出院健康宣教 绝对戒酒,辛辣、油腻食物少食或不食,食用清淡、天然食品,半年内勿劳累,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定期复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精神,以利于康复。
  3 讨论
  重症肝炎病情复杂多变,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处理并发症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重症肝炎治愈率的关键。同时要增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841885.
  [2] 李长英.72例肝性脑病的诱因分析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5):2324.
  [3] 张林国.乙型肝炎.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5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并发心、脑及肾脏疾病,致残致死率高。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在临床高血压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治未病;高血压;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08-02  中医学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 “治未病”是中医
(思考病例见本刊2008年第1期第60页)该患者临床特点:(1)青年女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2)发现全血细胞减少16个月,发热伴多浆膜腔积液1个月余。(3)既往有单侧肢体水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