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复苏 通信当尖兵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87675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经济复苏的拐点来临,资源得以深度调整。迎来3G市场井喷的中国通信产业,扛起了引领中国IT产业复苏的重任。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09年前三季度通信业运营情况》(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通信行业发展总体平稳,已经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
  “前三季度,通信业保持了平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告诉记者,这一趋势主要体现为:行业转型初见成效,移动对固定的替代持续加剧,非话业务成为行业增长亮点,市场向一家企业集中的趋势有所减缓。此外,3G投资的拉动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并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重组成效显现
  三大运营商快速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0.44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达到69%。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9933万户。1~9月,电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
  “行业发展总体平稳,已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如此评价通信业前三季度的增长。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在电子信息产业的11个主要行业中,通信业是唯一实现利润正增长的行业。
  这从三家运营商的财报中也不难看出。前三季度,中国移动的营业收入为3269亿元,同比增长8.9%;中国电信营业收入为15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中国联通营业收为1149.28亿元,净利为93.38亿元。
  在祝军看来,由于3G启动和电信业重组,运营商的实力对比正悄然生变。通信业的结构调整也开始见到成效,尤其是市场竞争格局失衡的趋势有所减缓。
  尽管中国移动的“老大”地位依然难以撼动,但随着三家运营商对3G业务的大力推广,用户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报告中,1~9月份,全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859万户,用户数达到7.2亿户;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661万户(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1569万户),用户达到3.2亿户;电话用户总数合计达到10.4亿户;宽带接入用户新增1644.9万户,用户总数达到9932.8万户;互联网网民新增62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3.6亿。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电信,随着校园用户群的大幅增加,仅第三季度的新增手机用户数就达750万。而根据此前中国联通公布的数据,联通的宽带新增用户已经悄然超过电信。
  但是用户数的增加直接带来了手机补贴成本的增加。全业务经营实施后,随着3G业务的发展,运营商相继出台多种优惠政策,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和实惠,但不规范竞争行为也明显增多。据此,祝军认为,电信监管将面临新的挑战。
  
  3G全面启动
  新业务拉动效果明显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投资和设备增长的最大拉动力来自于3G。报告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完成3G投资172亿元,今年的3G投资已经累计完成961亿元,占全年计划的67%。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078.5亿元,同比增长24.5%,这为设备厂商贡献了巨额订单。
  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二期工程全面完工,TD网络运行质量明显改善,接通率、2G/3G切换成功率,均比TD一期工程有显著提高;三期工程的200个城市工程计划于年底前全部完工。中国电信也已经在342个城市开通了CDMA EVDO网络。中国联通已在285个城市开通WCDMA网络,并于10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3G网络建设和业务拓展拉动了通信和网络设备制造业的加快发展。”据祝军介绍,1~8月,移动通信基站信道增长147.4%,微型计算机产量同比增长16.2%(其中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32.4%),通信设备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1%。
  3G的全面启动也有力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成长。今年前三季度新增WAP用户2852.7万户,这相当于2008年全年的77%;新增WWW用户4539万户,是2008年全年的2.1倍。
  目前,中国移动厦门、秦皇岛TD无线城市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北京、上海、天津等7城市TD无线城市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基于TD的M2M业务已经在动物溯源、消防监控等20多个领域应用; 近期,中国移动又成功推出了手机应用程序商店,支持用户参与TD业务应用开发。同时,中国电信全力开展“3G翼起来”活动,三季度又推出了手机社区、即时通信、BBS等特色应用。而中国联通的手机搜索、手机音乐等7项特色业务,也陆续投入试运营,其他业务开发不断加快。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尽管3G业务应用推陈出新,运营商都推出各具特色的产品,但3G运营尚未给运营商们带来回报。目前,三大运营商的3G营销仍未获得实质突破,而联通还处于WCDMA商用初阶段,尚未开始大规模发展3G用户。
  
  “前三季度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宽带和移动等业务在拉动。”业内专家表示,3G的各种应用还没有发展起来,在ARPU值普遍下降的趋势下,不能仅仅靠用户的自然增长。
其他文献
(本报记者 汤铭 刘丽丽)网上售彩“叫停令”一出现,彩票界一片哗然,反对声、支持声、专家言论等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亿万彩民是否会永远失掉一个方便的购买渠道?以此为生的彩票网站将何去何从?  2008年新年刚过,彩民小于想趁着新年的喜庆劲再买几注彩票,但是登录500wan.com之后却发现,购买总不能成功,就在他一头雾水时,一条通告映入了他的眼帘——“三部委联合叫停互联网销售彩票”。之后,他又在网站
本报讯 (记者 凡晓芝)1月8日,戴尔公司宣布,命名“成就”为其发布才刚半年的中小企业品牌Vostro的中文名称,这也是戴尔的首个中文产品品牌名称。  对于Vostro“成就”的品牌意义,戴尔大中华区中小企业市场总监阚孝全如此解释道:“成就品牌名称蕴含着‘成长就是成就’的理念,旨在让国内客户更直接地了解戴尔的品牌理念,进一步拉近戴尔与客户的距离。”  据介绍, Vostro(成就)系列拥有丰富的产
上海圣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国脉中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产品代理签约仪式,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国脉中讯将作为圣桥科技的全国惟一总代理,全面负责圣桥科技存储产品的分销物流、渠道建设、品牌推广、认证培训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自主品牌  更需市场推广    众所周知,在几乎由国外存储厂商一统天下的存储业界,中国本土的存储厂商要想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有自主的产品和特色,走出自己的发展
增长10.2%  2010年亚太企业软件市场依然乐观  本报综合消息Gartner近期发布最新预测,2010年亚太区企业软件市场收入预计将达到221亿美元,增长10.2%,比之前预期的2009年增长6.6%有所好转,而相比于2008年13.8%的增长,2009年增长率却是显著下跌。在亚太地区,经济波动对应用软件市场的影响比对基础设施软件市场的影响更大。  尽管最近的增长放缓,Gartner对亚太区
新一代迅驰平台Santa Rosa于5月9日正式发布。早已耳熟能详的技术规格似乎并不能充分吊起业界的胃口,而面向商务人群的迅驰专业版的推出,首次使迅驰分化为两个品牌,似乎让人看到了英特尔通吃消费和商用市场的雄心。    5月9日,北京西郊引擎俱乐部。被业内习惯性地称为“迅驰4”的新一代迅驰平台Santa Rosa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依然是众多OEM厂商云集捧场——凡是出产笔记本电脑的厂商悉数到场
超移动市场正逐步扩大。据美国亚马逊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笔记本电脑类设备销量排行的前20名中,超移动设备占据了15席; 3G应用的日渐普及,使超移动设备的应用环境已经成熟; 而经过厂商的持续推广,消费者也都接纳了超移动的概念; 诸多笔记本厂商的加入,使得多样化的超移动产品已经走进人们的视野,同时价格也进入了主流数码消费能够接受的区域。  基于这一背景,10月28日,威盛电子宣布联合微软和数十家下游
本报综合消息上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以下简称“FCC”) 5名委员以3票对两票的结果,投票批准了Verizon无线收购Alltel的交易,以及Sprint Nextel (以下简称“Sprint”)与Clearwire组建合资公司的提议。  收购Alltel后,Verizon无线将超过移动运营商AT
整个IT产业正在逐渐由单纯的技术驱动转变为由技术和应用双重驱动。信息技术正在回到其本质上来:更加关注用户的使用目的和应用感受。在这种背景下,技术创新更加重要了,也变得更加复杂了。  在北京国际计算机系统结构学术会议召开之际,本报总编辑孙定与特意来华的英特尔公司CTO贾斯汀·赖特纳就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要迎合人文需求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计算机产业已经走到了新的十字
GDS获国内第一份灾难恢复类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证书  本报讯 4月2日,GDS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其获得了国内第一份“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证书(灾难恢复类一级)”(注册号: CNITSEC2008SRV-DR-I-001)。这项认证是国内信息安全产品、系统、服务资质认证权威政府职能机构——中国信息安全产品评测认证中心第一次对灾难恢复服务提供商进行资质认证。  业内人士认为,灾难恢复服务资质证书的颁发
“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论坛”召开    本报讯近日,在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08年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论坛”上,专家就专利组合管理及策略、国际协议对客户信心的潜在影响、适应不断变化的美国专利制度,及专利保护环境、共同应诉以应对侵权诉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帮助致力于在美国发展的中国企业更多地了解保护和执行知识产权所涉及的相关问题。(陈)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