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50岁,反复腹泻20 d.患者腹泻间断发作20 d,平均2~3次/d,初为黄色软便,后为水样便,排便前稍感腹痛,排便后可缓解,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好转,但易反复,自诉体质量减轻.体格检查未及异常.血常规:WBC计数4.71×109/L,中性粒细胞0.677,Hb 121 g/L,血小板131×109/L.ALT 52 U/L.甲状腺功能、CA125、CA19-9、CEA、AFP、肾功能、电
【机 构】
:
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第一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0岁,反复腹泻20 d.患者腹泻间断发作20 d,平均2~3次/d,初为黄色软便,后为水样便,排便前稍感腹痛,排便后可缓解,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好转,但易反复,自诉体质量减轻.体格检查未及异常.血常规:WBC计数4.71×109/L,中性粒细胞0.677,Hb 121 g/L,血小板131×109/L.ALT 52 U/L.甲状腺功能、CA125、CA19-9、CEA、AFP、肾功能、电解质检测均未见异常。
其他文献
患者女,37岁,因“腹痛、腹泻16年,肛周溢液10年,排便困难6个月”于2009年3月10日就诊.患者16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痛、腹泻,腹痛以左下腹为主,10年前开始反复肛周溢液、肿痛.超声检查示肛周瘘管、肛周脓肿形成.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散在分布不规则溃疡及多发息肉隆起,以直肠、乙状结肠为重,部分黏膜呈鹅卵石外观.诊断为CD,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症状反复。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经普通内镜检查阴性的,不明来源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Dieulafoy病是其常见病因[1-2].90%以上的Dieulafoy病病灶出血可经由内镜治疗控制,内镜治疗失败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总体病死率已由过去的80.0%降至8.6%[3].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胃Dieulafoy病出血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胃镜治疗方法对胃Dieulafoy病的疗效。
患者男,75岁,因腹胀、腹痛伴肛门停止排便10 d 入院。患者于2013年10月2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阵发性腹部隐痛,并逐渐加重,同时肛门排气减少,停止排便,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血便、尿少、尿黄等表现。在外院腹部CT 平扫示:升结肠及横结肠壁异常增厚、肿胀,小肠肠管扩张积气,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肝肾多发小囊肿。诊断为肠梗阻原因待查,予抗炎、补液、灌肠等治疗,1周后症状未见好转来诊。自
经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具有促进作用,而近年来发现,RAS家族新成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2-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17)-Mas受体轴具有拮抗RAS经典轴的作用,即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在肝纤维化进程到一
消化性溃疡由各种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精神因素对其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不良的情绪可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1].述情障碍又称“情感难言征”,反映了个体对情感的认知、加工和调节过程的一种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用言语描述情感的能力,习惯于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拘泥于外界事物的细枝末节,难以区分躯体感觉与情绪状态.述情障碍普遍存在于心身疾病患者中,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述情障碍对其有
患儿男,10岁,间断黑便2个月余.患儿出生时左脚掌外侧、右前臂及舌上即有蓝色隆起性病灶,随年龄增长,病灶数量增多,病灶面积增大.4岁时外生殖器及左脚掌外侧病灶接受激光治疗.2年前出现面色苍白,偶有恶心、腹痛,口服铁剂后可好转.2个月前间断出现黑便.外院内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十二指肠、全结肠、直肠散在分布紫红色隆起,予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疗.术后患儿仍有间断黑便.体格检查见5个蓝色隆起性病灶,分别位于左
目的 获得我国健康人不同年龄及性别肛门直肠动力及感觉功能参数的正常值。方法收集4个医疗中心的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为18~39岁,Ⅱ组为40~59岁,Ⅲ组为≥60岁。应用气液压毛细灌注系统和 Pc Polygraf HR 台式高分辨消化道动力监测系统测定受试者静息状态下肛门括约肌参数;嘱受试者模拟排便,记录与排便相关的参数;最后向气囊充气评估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及直肠排便感知功能
患者女,34岁,因腹胀10余天于2009年6月20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呈进行性加重,伴尿少,每天排尿2~3次,每次量少,呈浓茶样,伴低热、盗汗、乏力、纳差.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HBV标志物阴性,肺部CT未见异常,腹部CT示腹水,子宫附件超声未见异常,考虑结核性腹膜炎可能.腹水常规示黄色混浊液,潘氏试验(++),有核细胞(++++),中性分叶核细胞为80×104
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因中上腹胀伴巩膜尿色黄染20 d于2013年7月2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中上腹胀,进食后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浓茶色尿,白陶土样便,无放射性痛,无腹痛腹泻、发热畏寒等不适.近20 d来,症状逐渐加重,2d前出现皮肤瘙痒.既往5个月前有痛风病史,尿酸368.0 μmol/L,入院前8h右踝关节疼痛,踝关节活动稍受限.16、13年前曾有急性胰腺炎史,
目的 分析江西省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住院确诊为AP的2 62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2007年至2009年和2010年至2012年两个时间段中AP患者性别、年龄和病因构成的变化.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 625例AP患者中,2007年至2009年1 028例,2010年至201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