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关注个性教育的尝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初中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多数教师采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被改造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教学”,在我国影响很大,效果也很显著. 它的指导思想是:“在适当的学习条件下,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学校所教的知识.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是:学生的个人爱好、能力结构和学习基础不尽相同,如何处理?针对这一问题,在集体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适应人才发展多元、专业人才发展重点培养的原则,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差异,减轻学习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强的学习焦虑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阻碍智力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一次次的学习失败中,勇气和自尊心逐步缺失,对课本及学习的厌恶和恐惧逐渐增加. 作为教师,如果一味迎合这部分能力弱的学生,那些数学品质高的学生,由于接触不到那些“能让心灵感到震撼和惊叹的数学”,体会不到学习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曲折和喜悦,他们的数学学习会逐渐失去激情,没了对数学的热爱、痴迷也就谈不上数学优秀人才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讲,从小学到初中甚至高中阶段,正在逐步形成一些基本能力和品质,这些品质既包括道德品质也包括智力品质,不同的智力品质,使得学生慢慢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习潜质,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从教学设计、作业布置、测评反馈等多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教学变得有层次、分档次,让学生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获得发展,埋下适合自己成功的种子,满怀希望地去耕耘,只有有了前进的一小步,才会有后来前进的一大步.
  二、数学阅读,给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空间
  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习最怕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冷漠. 数学阅读强调的就是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学生在阅读过程产生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接纳还是困惑不解,都是一种收获. 通过阅读去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去探求去思索,“学习越是困难的学生就越需要阅读.”那些优秀的学生更可以借助阅读充分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师也要鼓励这部分学生进行超教科书范围的阅读,使真正有天分的孩子得以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舍得拿出时间指导学生去学习和阅读数学教材,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能力超乎想象,教师必须及时地在学生阅读之后重点讲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逐步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学生互助,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品质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数学上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如果教师想自己时刻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发展,这在设计、时间以及精力上都很难做到. 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中的优势资源,对学生合理搭配,实行学生互助,层层帮扶. 这种分组互助教学既融洽了同学关系,让学生远离学习的孤独和无助,还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品质,也为老师提供更多的精力去管理教学,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各尽所能”原则,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的充实、被关注、被关爱会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
  四、习题讲学课,成为每名学生主动学习的“紧箍咒”
  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 就自尊的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获得尊重,体会到自己在班级里的重要性. 学生的荣誉、成就、信心、自由、独立自主等都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自尊的需要. 就自我实现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作为孩子,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由一系列兴趣、荣誉甚至些许被迫等情感所引发的,任何学生都渴望自己能有成功的表现,一旦在老师的统一要求下,学生出现这种努力学习的意识,学习的效果就会愈加明显. 习题讲学课由学生来代替老师进行分析,便于教师接触学生的思维动向,减少学生的依赖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面对困难,教师要对学生的这种荣誉心理加以保护,不能因此导致过强焦虑,在教学的开始,宜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间寻求互助,这么做的目的是缩短学生之间认知的差异,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感到学习并不孤独,消除这部分学生的紧张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自信地面对展示.
  五、有感于杰出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山东教育》2010年第5期刊登了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硕士生导师方运如的《我国的数学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值得广大数学教师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深思. 文中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只有“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的要求,认为教师必须抓牢数学教育之根本意义——“培养求原理、讲道理、懂科学、有智慧、究根底、会思考的人”. 因此,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更要在思维方法、数学能力的培养上下工夫. 教师要有自己的“一桶水”,方能给学生“一碗水”,还要注意这“一桶水”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时刻体现教学中数学的特性,才能造就真正的数学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阶段的教学与小学阶段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会有些不同,在初一年级中,做好小学与初中的教学内容衔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在几何的学习与教学中,内容的交叉部分和新增部分,使得有的教师在教学上很难把握,以至于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谈谈如何做好中小学几何知识方面的教学衔接.  【关键词】 教学衔接;中小学几何;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在初中几何的教学当中,常常会有这
对某铝合金加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依据。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行奥沙利铂(OXA)联合5-FU术前动脉介入化疗(preoperative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PAIC)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常规
1970年美国颁布实施了《职业安全健康法》(OSH Act of 1970),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职业安全健康命名的法案,它不仅为美国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体系奠定了基础[1,2],而且为政府、行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油田开发过程中溢出硫化氢对修井作业施工产生安全威胁
【摘要】“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是以构建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教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学案,教师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构建教与学的关系,将师生传统的互动模式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1
【摘要】 学习初中数学是为学习高中数学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协调发展起促进作用. 教师需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初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 可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勵性教育、采用寓教于乐方式教学四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
【摘要】 数学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引导学生“动起来”,学生动起来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思维和感官(眼、耳、口、手)等的活动,只有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数学课堂才会更精彩.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动起来?本文将从课前准备,新课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运用,课堂小结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 学生动起来;课前准备;新课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运用;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体系中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的成败关系整个急救过程的成败。关系着伤病员的预后。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的组织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