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生父:可怜生在帝王家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新觉罗·载沣一生的遭际正应了那句诗:可怜生在帝王家。以他的性情和才具,即使作为百姓也是凡庸之辈,更何况是摄政王。其胞弟载涛曾直言:“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绝难胜任。”
  载沣也曾意识到这一点,视主持国政为苦差事,伤透了脑筋。等到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出山,他被迫辞去摄政之职,反而解脱,轻松地对妻子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惹得妻子痛哭一场,告诫孩子道:“长大了万不可学阿玛!”
  載沣到底平庸到什么地步呢?《国闻备乘》中有两个十分生动的故事。
  东三省总督锡良、湖广总督瑞澂因为要事而见,他却只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还问瑞澂,“你的病好了吗?”外交官汪大燮屡次上疏说日本正在酝酿阴谋,他都不当回事。汪大燮归国后当面质问,他却不吭一声,只提醒汪大燮时间不早了,该走人了。对此,后人拟了个名目—“监国之黯”。这个“黯”字比“庸”字更精确。
  载沣的庸讷如此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定论,世人屡次以此为出发点来辨析关于他的一些流言。
  1906年,清朝官制改革,袁世凯力主责任内阁制,有意架空皇族,皇族反击,怂恿载沣出头。有次在朗润园开会,双方相争不下,载沣拔出手枪要射击袁世凯,还义正词严道:“你如此跋扈,我为主子除掉你这个奸臣。”幸好庆亲王奕劻排解得当,这才作罢。
  对此,常有人提出疑问:以载沣之庸讷,压根不敢枪击袁世凯。然而他们误会或忽略了一点:一个人以庸讷著称,并不代表他时时庸讷,有时热血上头,完全可能做出过激举动,须知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事实上,诸如枪击袁世凯之举在载沣的政治生涯中屡有发生,有时表现为行动,有时表现为言辞。光绪和慈禧去世后,载沣出任监国摄政王,要干的第一大事还是杀袁世凯—除了为光绪报仇,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夺权。可惜他与军机大臣商议此事时,奕劻劝阻道:“杀袁世凯不难,但北洋军造反了怎么办?”张之洞则明确反对说:“主少国疑,不可轻易诛戮大臣。”压力之下,载沣恢复庸讷的本性,收起杀心,单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由,解除他的一切官职,让他回老家养病。
  袁世凯被驱逐下野,庙堂顶梁柱只剩张之洞一人。半年之后,载沣再次打破庸讷,大放厥词:“怕什么,有兵在!”硬把张之洞气得吐血—自古以来,常见马上得天下,未闻马上治天下。
  “有兵在”还暗含了一个前提条件:谁的兵,兵在哪里?难道载沣不清楚当时军事力量的分布吗?八旗、绿营早成过眼烟云,新建的禁卫军如纸糊的灯笼;最具战斗力的北洋六镇虽渐渐从袁世凯手中攫取过来,却只得其名,难得其实,除了第一镇袁世凯不能完全控制,余者皆操纵于其掌心,哪怕像吴禄贞这样的雄才,担任第六镇统制,依然指挥不动,反遭暗杀;各地新军则被革命党人大量渗透,其中多少人忠于大清、多少人潜伏爪牙,两年之后,武昌城枪声一响,便见分晓。由此可知,载沣那句“有兵在”何其无知。
  张之洞病逝前夕,载沣曾去探望。载沣走后,太傅陈宝琛来问:“监国之意如何?”张之洞叹道:“国运尽矣!”
其他文献
辛弃疾想北伐  元宵节玩得真开心,看烟花,看舞龙,看美女。意犹未尽,作词一首: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爱写诗的陆游,叶衡,韩元吉,刘克庄,好学的朱熹  范夫人最美:那个美女在哪里?  辛弃疾想北伐回复范夫人最美:夫人误会
芬兰人的“内向”“社恐”在欧洲是出了名的,他们独特的等公交方式更是闻名世界。无论晴天还是雨雪天,只要和陌生人一起等公交,距离定会拉开一米以上。如果陌生人靠近一步,芬兰人便如条件反射般地退后三步。  这个国家设计的户外椅都充分考虑了“社恐患者”的刚需,不仅大多是单人的,而且连朝向都不同,仿佛浑身上下写满了“岁月静好,请勿打扰”。  每到冬季,不得不跟一群人挤在室内,这也是“社恐患者”最无奈的时刻。芬
北宋有个官员叫姚嗣宗,生于陕西华州,颇具文采,人称“关右诗豪”。  早在关中时,姚嗣宗就已声名鹊起,陕西督帅杜衍曾问喜欢担任“月旦评”的尹洙,“你觉得姚嗣宗这个人如何?”尹洙笑道:“就算他以白衣之身入翰林院,我也不会感到奇怪;但凭他生猛的性格,就算减死一等、流放海南也不委屈。”姚嗣宗听说后,对尹洙隔空作了个揖,赞道:“知我者,老尹也。”  姚嗣宗喜欢开玩笑,一天,枢密副使高若讷请他吃早饭,他刚坐下
闫晗,专栏作家,央视《谢谢了,我的家》节目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等上百家报刊。  武松的故事是《水浒传》里很精彩的部分,对于潘金莲的试探撩拨,武松的反应看起来慷慨激昂,最终效果却并不好。后来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不得不说与武松的不懂沟通有关。  叔嫂第一次相见,潘金莲就热情邀请武松搬到家里住。武松“不见怪”,她屡次出言撩拨,他也装作若无其事,一直等到她露出底
在我们的印象中,寺似乎一直与佛教相关,指和尚居住的地方。但寺的最初含义与佛教无关,而是朝廷的办公机构,比如主审刑狱案件的大理寺。  既然寺是官署名称,怎么又成了和尚居住之所?  东汉时期,汉明帝请来两位天竺高僧翻译经文、拜坛讲经。起初,他们被安顿在鸿胪寺中,可时间久了多有不便。为了让他们专心做事,汉明帝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工作机构——白马寺。  两位高僧定期在白马寺举行讲座,大开方便之门,百姓也都
春秋时期,齐国向鲁卫两国高调宣战,可怜巴巴的鲁卫两国只好向晋国求救,而晋国早就看野心勃勃的齐国不顺眼了,于是派大将郤克前去镇压。  两军会面后并没立刻展开野蛮的厮杀,齐侯先派使者给郤克下战书,非常客气地说:“您率领军队光临敝国,弊国的兵力虽不雄厚,但还是很高兴能跟贵国切磋,我们明早战场上见吧。”郤克有礼有节地回道:“鲁卫两国跟我们晋国是兄弟(国君都是姬姓),他们哭诉贵国的军队常到他们的领土上展现雄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夜雨、幽灯,一阵阵似有还无的风声,使这个夜晚显得无比宁静。此时此刻,多数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然而,在一户人家的后园,一个书生仍然独坐在亭子里,胳膊肘支在石桌上,静静地想着心事。  桌角的油灯忽明忽暗,就像他此时晦暗不明的心境。更漏迟迟,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响了,书生呆呆地凝视着油灯的玻璃罩子,间或拿起一根铁签,去拨那烧得火红的灯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
作为“复联”电影宇宙中的台柱子,钢铁侠的一生是纸醉金迷、呼风唤雨的开挂一生,也是充满酸楚、徒惹唏嘘的悲情一生——他青年丧父,靠亿万家底和高智商撑起家族企业;他是花花公子,爱上波兹后却如此专一;他刚愎自用,却为世界牺牲了自己。  这样一个让人抓狂的人物如果生活在真实世界中,将是一种怎样的存在?钢铁侠的创作者、漫威的灵魂画手——斯坦·李透露出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这个可爱迷人的角色的原型是美国20世纪30
月满天心,专职作家、已出版古典文化随笔《茶缘心语》《长相思不相忘》及各类散文随笔集等20部,发表各类文字500万宇,多部小说签约影视剧。  《红楼梦》第34回,贾政受到挑唆,对宝玉下了狠手,差点把他打死,宝玉被抬回怡红院后,伤口疼加上暑热,几乎昏迷。他恍惚间听到悲戚声,睁开眼睛一看,是黛玉在哭,便强忍着疼痛安慰她,说自己不疼,又担心她大热天出门,别再中暑。黛玉见宝玉伤成这样,最后说了一句:你可都改
南朝牛人陶弘景的母亲在怀孕前梦见一条无尾青龙从怀中飞出,这是陶弘景一生传奇的伏笔。  四岁时,他的学霸天赋就显露出来,喜欢用芦荻秆做笔,在灰土上学写字。此后,从儒家经典到道家经典,他手不释卷,并且在小小年纪就领会其深意。不到弱冠年纪,他便以才学闻名,加之身形伟岸、气宇不凡,遥遥若高山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崩,顿时作为全方位的完美男神倾倒大众,先后任南朝宋、齐王朝等许多诸侯王的侍读。虽然身居权贵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