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教学综合改革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贯彻国家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方针政策,实现人才培养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必须明确我校教学综合改革目标,即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灵活运用包括“翻转课堂”、“微课”、“问题导向”(PBL)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逐步建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变。并提出了运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翻转课堂
  【分类号】G642.4
  为适应我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变,进而提升学生培养素质,逐步建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一、 针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明确教学综合改革目标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德才兼备(高度的责任心和
  道德意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坚持拓展自己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适应择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包括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健康体魄为支柱的身体素质、乐观向上和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突出“应用”(要掌握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须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复合”(所谓“复合型”,指实现技术交叉、应用交叉以及技术应用与经营管理能力的交叉,实现一专多能),重视“外向”(“外向型”主要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开放的意识,另一个是适应涉外环境的能力。应用型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开拓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涉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涉外岗位的胜任能力),培养“潜力”(根据“基础的价值”原则,“知识不断的膨胀对扩充课程设置产生压力,学生需要坚实的基础去评估信息和应用知识”。 具备潜在发展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劳动者的主要之处)[1-3]。
  教学综合改革目标可概括为: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灵活运用包括
  “翻转课堂”、“微课”、“问题导向”(PBL)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逐步建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变。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在学生责任心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基础理论和专
  业知识的掌握、健康体魄为支柱的身体素质、乐观向上和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翻转课堂”、“微课”、“问题导向”(PBL)等各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应择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包括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二者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是相互促进的、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
  三、运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或PPT,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
  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4]。
  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这样做可以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5]。
  翻转课堂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网络环境;二是学生必须具备非常强的自觉性。对于自觉去利用视频学习的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能;而对于自觉性不强的学生,课下自己不学,课上因为进度太快,导致学生学习直接出现脱节,这样非常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并且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两极分化。从我校学生现在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来看,仅有少部分适应。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用于“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适时监控。建议学校如果我们要推行“翻转课堂”,一定要强调教师应健全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机制,否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会成为两张皮,没有实现有机统一,这样就会导致,课堂上热闹,学生知识技能落实不到位,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对懒散学生约束力不足。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小组长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还是难以保证所有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参与。例如:有些懒散的学生合作积极性不高;不愿过多地独立思考,表现出一种依赖思想,很多时候任务由小组骨干帮助其完成任务。
  骨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开始时实施时,学习骨干学生还十分积极,能很好完成任务,并且协助其它同学学习,但由于很多时候,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肯定,协助同学的积极性慢慢削弱,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慢慢降低。
  课堂纪律难控制。由于其学习的自主性、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小组的交互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种讨论声、争执声甚至部分学生离开座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情况,所以课堂秩序显得乱,这时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水摸鱼,随意走动、谈局外话的情况。
  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因遵循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各学科选取适当的知识点展开班级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翻转课堂授课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和实效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邬书跃, 高金定, 李晋, 等.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 5: 014.
  [2] 吴单丹. 完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的对策建议[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 (24): 21-21.
  [3] 白金美,张少辉,郭文敏.对于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7:144-145.
  [4] 胡佳飞,王伟,潘孟春,等.科学精神培育与翻转课堂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9:33-34.
  [5] 何朝阳, 欧玉芳, 曹祁. 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啟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2: 148-151.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政治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个人的素质水平。新课标的推进极大地提高了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使高中政治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新课标实施的时间不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于新课标背景下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问题;对策  【分类号】G633.2  前言  新课标虽然很大程度上推动了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文章对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了必要的总结和归纳,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分类号】G712;TP3-4  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已经由原来的专业教学转变为基础教学,且高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了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先找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效策略加以指导。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之一,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国家教育对英语的重视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文章重点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策略  【分类号】G623.31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
摘要:从目前高中教学的现实状况来看,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目前得到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阐释“有效教学”,首先应弄清什么是“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关键字:有效教学 有效备课 有效导学 有效讲授  【分类号】G6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