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 方法 135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每组15只.A组为假手术组,B1、B2组分别为术后持续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后丙二醇溶液组,C1~C3组为持续脑缺血后Res干预组,D1~D3组为缺血再灌注后Res干预组,药物剂量分别为10-8 g/kg、10-7 g/kg、10-6 g/kg.假手术组大鼠只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脑缺血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2h后再灌注;Res干预大鼠于再灌注2h后采用Res治疗3d.所有大鼠采用TTC法测量脑梗死体积,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及谷氨酸转运体-1(GLT-1)蛋白表达. 结果 与B组比较,C组和D组中高剂量Res亚组能明显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D3组大鼠评分最低,为1.30±0.48),缩小脑梗死体积(D3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例最低,为16.00% ±6.20%),降低脑含水量(D3组大鼠脑含水量最低,为52.30%±8.25%),提高GLAST和GLT-1的表达(D3组大鼠2种蛋白表达量最高,分别为39.98±0.77、171.76±7.22). 结论 Res通过提高GLAST和GLT-1的表达,降低梗死区谷氨酸浓度,缩小脑梗死体积和减轻脑水肿来起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过度通气(HV)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病人的颅内压(ICP)、脑血流(CBF)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影响.方法20例sTBI(GCS 3~8分)病人,伤后2~5d ICP超过20mmHg时,应用机械通气法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27~32mmHg之间30min,同时连续监测ICP、CBF和PbtO2.结果所有病人共进行了46次HV,HV可使ICP明显下降(4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38例痉挛型脑瘫病例,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颈段和腰骶段脊神经后根.结果全部病人平均随访19个月.98.6%病人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9.5%.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5.0%,随访期间
一、资料与方法  57例单一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4h内入院.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及加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组.(1)甲状腺激素治疗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23+6.87岁.入院时(GCS)评分平均7.5+0.38分.治疗方法:均给予常规颅脑创伤措施治疗同时,于伤后第2天开始投注甲状腺片40mg,每日3次,时间2周.伤后或术后未清醒病人放置胃管,回抽胃液正常后注药.(2)常规治疗
期刊
目的 观察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海马CA1区伤害相关性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以了解其中枢抗伤害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整体清醒制动大鼠模型,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 在海马CA1区共记录到55个神经元,鉴别出3类与外周伤害性刺激反应相关的神经元,即伤害兴奋性神经元(27个)、伤害抑制性神经元(13个)和伤害无关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颢叶癫痫大宗病例临床资料,为提高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234例,所有患者资料完整并且随访时间达6个月以上.系统分析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组织病理学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不同类型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 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234例患者单侧放电167例,双侧放电6
期刊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分流管自肛门脱出发生率极低,目前国内外均为散在病例报告[1],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本文报道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自肛门脱出病例,对其病因学及治疗方案进行探讨,同时应用“脑室腹腔分流”及“肛门”作为检索词检索国内文献并进行文献复习,试图寻找到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管;肛门脱出;颅内感染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观念以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为主,1997年12月至2002年6月,我们选择性应用特制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109例,占同期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66%,对穿刺清除治疗的可行性和适应范围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总结分析如下。
期刊
目的 比较脑深部刺激术和毁损术在双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优缺点.方法 69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了双侧手术治疗,其中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术(DBS)11例,同期一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另一侧STN DBS 3例,分期一侧PVP或腹中间核(Vim)毁损术、另一侧STN或Vim DBS 9例;分期双侧PVP或Vim毁损术41例,同期双侧PVP 5例.平均随访9.3个月.结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病率约为13%~26%,占颅内肿瘤的第二位.具有肉眼可见的囊变和(或)坏死的脑膜瘤为囊性脑膜瘤,其占所有颅内原发脑膜瘤的1.7%~11.1%[1].脑膜瘤发生囊变后,其影像学特点有所改变,容易造成误诊,并且术前缺乏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检查手段,误诊率极高.笔者现报道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收治的1例大脑镰旁囊性脑膜瘤患者资料,并收集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