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席慕容诗歌的三大主题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c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席慕容的诗歌具有经典不衰的永恒魅力,而在其诗歌中,乡愁、爱情、禅意是不可忽视的三个主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感受和分析席慕容诗歌的艺术审美价值。
  关键词:乡愁;爱情;禅意
  当诗歌备受冷落的时候,席慕容的诗在海峡两岸创造了奇迹。在台湾,1985年成了“席慕容年”;在大陆,从1987年春到1992年初,《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63本诗集光是花城出版社就印行了150万册。当现代人对爱情不再深信不疑的时候,席慕容仍然爱得真挚、热情而主动。当诗歌和爱情这两个被遗忘的事物被女诗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才又一次感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慰藉。
  一、乡愁
  抒写乡愁,历来就是中国文人写作的一个母题。故乡,可以是具体的一城一村,也可以延伸为一种抽象的家园意识。
  在当代,乡愁文学在台湾文学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台湾乡愁文学“是台湾大陆籍人士怀乡情绪的反映,以回忆大陆乡土和亲人为内容”。[1]台湾的乡愁文学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此后绵延不绝,直至今天,成为台湾文学最常见的内容之一。席慕容的乡愁作品独具一格,最主要表现为她的乡愁诗歌抒情对象的独特与专一——敕勒川阴山下的茫茫草原,诗歌还带有“模糊的惆怅。“相比之下,席慕容的乡愁是“模糊的惆怅”,是对于根的苦苦追寻,对还乡的热烈向往,对祖先文化的深厚的热爱。同时,她的乡愁诗歌的特殊韵味还表现在她特殊的身世上,带有民族色彩。
  席慕容抒发乡愁乡情的诗作与她的爱情诗相比,除了共有的浓情瑰丽、柔情缱绻之外,还流露出一股豪气,这与她身上流淌的蒙古族血脉不无关系。塞外芳草、沙浪驼影、猎猎风沙、万里关山,对这些美丽景象的向往,添就了作品的浪漫情调。席慕容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诗人,在抒写“ 乡愁”的这一共同的母题中,把命运的无常、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民族、家庭的历史相连在一起,这就使她的乡愁诗不仅仅是单纯的乡愁的抒发,而且包孕着历史的沧桑感与文化的大乡愁意识。
  二、爱情
  席慕容善于以慧心体会生活哲学,并表达出单纯而又深邃的意趣。她是在生命的意义上来体会情感,而不是在情感的意义上来理解生命的。她的爱情体验不光是真实的婚姻给予的,她用一个女子的心情和胸襟去领悟女子的爱情,那是一个女性的温柔的世界。她在《古相思曲》中说破了女子生生不息的相思。古往今来的女子都有过同样的故事,怀着同样的心思,在不同的朝代里演绎着同样的情感经历。“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还是说今夜的我/就是那个女子”[2]。她与那古代的沉静在爱情中的女子,恐怕还有后来将为爱情歌唱的女子同忧同泣。
  在诗人看来,爱情,无论是美满的,还是不幸而离散的,都是值得珍惜、赞美和怀念的,并且应该使人的感情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她说:“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3]
  在席慕容的诗作中,都表现着这种爱情的温润与淳朴,执著与坚贞,即使爱情失落,也不改其志,即使自己受到伤害,承受永世的痛苦,也无怨无悔。
  席慕容的这种带有强烈回顾色彩的低沉深邃的音调,是一种旋律,一种情致,一种境界。是多少人的真实感受,像一首能让一代人想起许多往事的老歌。对于爱情,她始终有一种无愧的追求,两情未通的羞涩与懊恼,热恋中的欢愉与沉醉,离别重逢的感伤与狂喜,爱失落后的惆怅与遗憾,都透出一种澄澈、超逸和宁静。
  三、禅意
  严羽《沧浪诗话》中云:“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把禅学融合于诗学之中,相当于哲学汇入艺术形式之中,其理解起来是极为抽象和玄妙的,有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席慕蓉的诗自然流畅,给人的感觉仿佛不是故意写出来的,而是从心中缓缓自然地流淌出来的。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去做什么努力,我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在灯下,在芳香的夜晚,等待它到我的心中。”正为这随意,她的诗全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而其内容,也自然地形成三个如歌旋律:其一是一种乡愁的情绪,其二是一种对爱情的信仰,其三是对生命的理解。这三个旋律汇成席慕蓉所独有的情致与境地,浓缩成一个爱的世界,而那淡淡的感伤,空灵澄澈而极富内涵的文字,又使其诗歌具有极富魅力的美的意味。而她的参禅哲学主要体现在后两种诗歌里。
  在席慕容的爱情世界里,缘分和宿命论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使得她的爱情诗不同别的爱情诗的苦闷、哀怨笔调,读她的爱情诗,就算爱而不得,我们也只感到一种超然的洒脱,无怨无悔也无恨。她的新颖也在于在爱情上追求至高的美学境界,探索爱情的神秘色彩,表现爱情的空灵韵味,在实指与神会之间、淡泊与玄幽之间,揭示其微妙飘逸的神韵。
  禅本是静虑、止观的意思,强调心灵的参悟,它的最高境界乃是“空”,让人追求心无挂碍的灵魂空悟诗与禅结合,自有新境界出现,即心与物交融而使美的情感与物象合一。“花”也是席慕容爱情诗中一个出现得非常频繁的意象,如《盼望》:
  其实,我盼望的 /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 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 / 你的一生 /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如果能 /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 /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 回首时 / 那短短的一瞬
  席慕容在很多诗歌中,将自己的感情都诉之于意象的运用之上,通过意象对诗境进行渲染,使得这些具体化、静态化的意象承载着她的感情。席慕容的这些诗中流露出的禅趣具有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蓬勃生机,是一种体悟自我内心与外界物象相和谐、相统一的空旷与超脱,没有尘世的烦琐烟云,没有人间的喧嚣烦躁,给人一种灵动和谐的幽美。这种追求空寂境界的禅趣在席慕容诗中是屡见不鲜的。然而诗人对于人生并不是悲观的,而只是用一种看破红尘的顿悟透彻的心理来看待这世间万物,于是在诗人的意识中,至关重要的是追求生命的美满与融洽。诗人以自己的兰质慧心感悟着生命,表达出单纯而又深邃的意趣,用平凡的内心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贯通,从而体验生命中真正的喜悦与愁苦、激荡与平静。
  参考文献:
  [1]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台湾文学部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2][3]席慕容.席慕蓉诗集一[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王雪梅(1990~),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现为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与问题研究。
其他文献
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一个城市充电桩建设取得实质成效,不在于建了多少万个充电桩、平均多少公里建了充
期刊
当前,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不仅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更有可能引领未来服务业发展趋势。在推进试点过
期刊
伴随我国工业的发展,二氧化碳特有的压缩机,也增添了原初的技术规模。压缩机衔接的基础施工,关涉着预埋件的安设、特有规格的螺栓固定、螺栓精度的辨识及管控。施工方法上,要
为了探讨西秦岭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物源特征及形成时代,本文选取该套地层中碎屑锆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界定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
将800 nm高重复频率250 kHz的飞秒激光分别聚焦到掺Ag和没有掺Ag的Gd2 O3-MoO3-B2 O3玻璃表面,研究掺 Ag对飞秒激光诱导析晶的影响。对激光辐照的区域显微拉曼分析发现对于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北京老百姓喜欢什么?是地道的京味儿,外地观众喜欢看人艺什么?也是京味儿。所以这是我要坚持的。但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也要有创新。《玩家》在这方面做了努力,它跟传统的京味
期刊
“数学好玩”这是92岁高龄的国际著名数学加陈省身老人在中国数学论坛的开幕式上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的一句话,如何使得数学真正能以一种新的方式,让数学简洁而归于深奥,有
摘 要:数学知識是从几千年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世界、改造世界。数学知识不应该是空洞的理论,它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生活。数学知识也不应该是枯燥的数字,它是在实际生活中用的上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要从小养成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习惯。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激起学生探知欲。不管是引入新知还是巩固旧知识,都需要和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