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内眼科收治的82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经调查发现,82例患者中,29例(35.37%)视力下降风险因素,24例(29.26%)心理风险因素,13例(15.85%)暗室风险因素,9例(10.98%)感染风险因素,7例(8.54%)伤口裂开风险因素。结论:眼科护理中,风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需准确分析患者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风险因素,提高护理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 03-0013-02
眼科疾病患者,常伴有视力障碍,对临床护理具有更高的要求[1]。眼科护理中,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增加了护理风险系数,带来安全隐患,若是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临床疗效,而且会引起护患纠纷[2]。本文笔者为了观察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和对策,选择82例眼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在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内眼科收治的8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9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43.29±5.61)歲。
1.2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分析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并根据风险因素,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护理对策,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提高护理整体质量。
1.3 统计方法
用SPSS20.0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值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中,视力下降风险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心理风险因素,显著高于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对患者早日康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机率,增加护理难度,影响预后[3-4].
3.1 风险因素
第一,视力下降风险因素。眼科患者,以老年人、小儿为主,护理人员多为专科护士,难以准确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病情,易出现问题。术后,为了保障术眼安全,一般需予以敷料包扎,造成视力下降,行动不便,易发生摔伤碰伤、跌倒等事件。术后,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症,增加跌倒风险。
第二,心理风险因素。受意外因素作用,眼睛受伤,短时间内,无法清晰视物,短期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烦躁不安、悲观、抑郁等,加上对病区环境较陌生,担心预后,心理负担重,不仅会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而且神经敏感,护理人员若是出现差错,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第三,暗室风险因素。暗室是患者接受检查的重要场所,室内光线暗淡,加上仪器设备多,且患者视力下降,容易出现跌倒、碰撞等不良事件,影响患者人身安全。
第四,感染风险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感染因素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大原因。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手术创面存在感染风险。同时,若是患者卫生习惯不好,手术创面被污染,也可能引起感染。特别是夏季,出汗多,汗渍或者清洗创面时沾到水,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系数。
第五,伤口裂开风险因素。术后,一般需用敷料包扎眼部,伴有一定不适感,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经常用手抓挠,若是用力过猛,容易撕裂伤口。术后,过度活动,或者用力挤眼球、揉眼睛等,也可能增加伤口的张力,撕裂伤口。
3.2 护理对策
(1)心理护理。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态度诚恳,亲切和蔼,给患者留下好印象,并带领患者熟悉医院,消除陌生感。到达病房后,护士介绍病区环境和主治医生、探视时间等,给患者以安全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同时,护士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说明治疗方案,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用成功案例鼓励支持患者,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另外,护士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感受,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有助于缓解患者消极情绪。
(2)感染预防护理。护士详细说明感染的诱发因素和危害,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全身和眼部周围清洁干净状态,切勿用手或者不干净的物品擦拭眼睛。清洁眼部时,创面切勿沾水。对于伤口裂开患者,不得用力挤眼睛,或揉眼球,好动的小儿患者,叮嘱家长将其看护好,必要时,束缚双手,促进伤口愈合。另外,叮嘱患者切勿剧烈运动,以免张力增大。
(3)常规护理。护士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查敷料有无渗血,查看创面是否红肿,敷料一旦被污染,或者敷料沾到水,需及时更换。病房定时消毒,保持通风状态,温度和湿度适宜,换药和点药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暗室检查时,护士全程陪同,且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免发生不良事件。
总之,眼科患者,具有特殊性,护理风险系数高,对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要求,临床上,应该准确分析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提高护理安全性,保证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敏.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6):144-145
[2]曹克妮.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4):156-157
[3] 贾丽媛,田娟娟.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4):12590.
[4]赵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 69 73
【关键词】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 03-0013-02
眼科疾病患者,常伴有视力障碍,对临床护理具有更高的要求[1]。眼科护理中,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增加了护理风险系数,带来安全隐患,若是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临床疗效,而且会引起护患纠纷[2]。本文笔者为了观察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和对策,选择82例眼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在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内眼科收治的8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9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43.29±5.61)歲。
1.2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分析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并根据风险因素,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护理对策,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提高护理整体质量。
1.3 统计方法
用SPSS20.0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值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中,视力下降风险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心理风险因素,显著高于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对患者早日康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机率,增加护理难度,影响预后[3-4].
3.1 风险因素
第一,视力下降风险因素。眼科患者,以老年人、小儿为主,护理人员多为专科护士,难以准确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病情,易出现问题。术后,为了保障术眼安全,一般需予以敷料包扎,造成视力下降,行动不便,易发生摔伤碰伤、跌倒等事件。术后,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症,增加跌倒风险。
第二,心理风险因素。受意外因素作用,眼睛受伤,短时间内,无法清晰视物,短期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烦躁不安、悲观、抑郁等,加上对病区环境较陌生,担心预后,心理负担重,不仅会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而且神经敏感,护理人员若是出现差错,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第三,暗室风险因素。暗室是患者接受检查的重要场所,室内光线暗淡,加上仪器设备多,且患者视力下降,容易出现跌倒、碰撞等不良事件,影响患者人身安全。
第四,感染风险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感染因素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大原因。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手术创面存在感染风险。同时,若是患者卫生习惯不好,手术创面被污染,也可能引起感染。特别是夏季,出汗多,汗渍或者清洗创面时沾到水,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系数。
第五,伤口裂开风险因素。术后,一般需用敷料包扎眼部,伴有一定不适感,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经常用手抓挠,若是用力过猛,容易撕裂伤口。术后,过度活动,或者用力挤眼球、揉眼睛等,也可能增加伤口的张力,撕裂伤口。
3.2 护理对策
(1)心理护理。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态度诚恳,亲切和蔼,给患者留下好印象,并带领患者熟悉医院,消除陌生感。到达病房后,护士介绍病区环境和主治医生、探视时间等,给患者以安全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同时,护士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说明治疗方案,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用成功案例鼓励支持患者,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另外,护士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感受,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有助于缓解患者消极情绪。
(2)感染预防护理。护士详细说明感染的诱发因素和危害,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全身和眼部周围清洁干净状态,切勿用手或者不干净的物品擦拭眼睛。清洁眼部时,创面切勿沾水。对于伤口裂开患者,不得用力挤眼睛,或揉眼球,好动的小儿患者,叮嘱家长将其看护好,必要时,束缚双手,促进伤口愈合。另外,叮嘱患者切勿剧烈运动,以免张力增大。
(3)常规护理。护士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查敷料有无渗血,查看创面是否红肿,敷料一旦被污染,或者敷料沾到水,需及时更换。病房定时消毒,保持通风状态,温度和湿度适宜,换药和点药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暗室检查时,护士全程陪同,且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免发生不良事件。
总之,眼科患者,具有特殊性,护理风险系数高,对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要求,临床上,应该准确分析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提高护理安全性,保证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敏.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6):144-145
[2]曹克妮.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4):156-157
[3] 贾丽媛,田娟娟.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4):12590.
[4]赵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 69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