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逻辑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an2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但任何一家公司要成长,产品之后有两个问题需要持久的关注和明确的答案:一、是否形成能近乎自动运转的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能被不断地创造、生产出来,无需外力公司业务自然运转;二、整个公司不断积累与取用的基础是什么?唯有能累积到基础上、强化基础的事,才真正有价值;只有与基础对接、从中汲取能量,业务才能持久成长。在公司里,与基础无关的事,都只能是临时建筑。
  “自动运转”应该是任何体系设计的重要指标,创始人要从一开始就试图建立没有他也能运转的企业,经理人的终极境界应该是团队绩效优秀而自己可有可无,社会化网络服务要能够在最初的运营投入撤出后用户能继续活跃、服务持续繁荣。财务上也有类似情况,何时不用继续投入资金,企业能够盈亏平衡,进而盈利,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指标。自动运转一方面事关生存,另一方面也事关发展,因为只有从推动体系的日常运转中脱身出来,才有精力去考虑长远问题。
  持续累积形成的可仰赖的基础,在体系自动运转之后,应该是我们最应重点关注的,它决定未来能走多远,它决定长远发展的潜能。在中文互联网业界,腾讯近乎是“全民公敌”,要做任何面向大众的互联网业务都必须回答:如果鸯讯也做,会怎么样?腾讯强犀,是因为它通过以QQ为内核的一系列服务持续地强化自己的基础一用户,而庞大的用户基础又支撑新业务的发展。基础的形成需要时间,因而需要尽量早地决定自己的基础是什么,并心无旁骛、持续积累。
  累积而成的基础,可以是品牌体验,如可口可乐;可以是核心技术,比如许多技术公司;可以是设计,如苹果;可以是知识与能力,比如麦肯锡这类专业服务机构;可以是经营网络,如国美、苏宁。当然,如果把问题准到极致,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基础都可归结为“用户”——有多少用户,有多少忠实用户,有多少有价值用户,新增用户有多少。从用户角度思考,则可以很大程度上简化有关基础的问题,累积基础要做的事就变成:用什么吸引用户?用什么留住用户?用什么吸引新用户?从来,失败都是没有用户的企业,有用户的企业都不必过于担心。
  我们曾经以苹果为案例进行思考训练,乔布斯创造的一系列明星产品iPod系列、iPhone系列、iPad,但他能永远创造新奇的产品出来吗?现在看,他持续创造新产品的能量超乎我们想像的极限,最近的iPad和iPhone 4都大获成功。但是,终有一天他会离开。不过,我们现在反而觉得苹果的成功会持续,因为其产品背后的内容商店iTunes、应用商店APP Store粘住了用户,背后的开发者群体在持续扩大,它有了令人惊奇的新产品之外的又一基础,而这个基础不再只仰赖于乔布斯这个人。
  “自动运转”,关注的是人的制度设计,也就是如何把各类所谓“软”的东西变成像环环紧扣推动的齿轮的系统,进入不断强化的“正循环”之中;基础的累积,则是物的架构设计,让众人的努力与成果都能最终被累积到基础之上去,从而让物也进入正循环。在这种成长的逻辑中,个人的价值贡献在于建立与改善体系、确认与累积基础,以及在需要时作为突破性推动力。
其他文献
笔者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要坚持以源定供、以供定需、量水发展的原则;大力宣传节约用
"我就找你要,因为钱是你借的." "利息我也不还了,让信用社去告我." 三年前,安徽省望江县横山村村支书方国保,从当地的一家信用社贷了一笔款,如今,贷款即将到期,对信贷员上门
创业伙伴在最困难的时刻离我而去,就剩下我一个人苦苦坚持。    2007年春节过后,公司还是极其困难,这时只剩下一位员工了。也没有资金。就在这个时候,接触到了另外一家小公司,他们做教育培训行业,有不少资源,销售方面是强项。技术是弱项,正好跟我互补。经过几轮接触后我决定跟他们合并,于是一起搬到清华科技园学研大厦6层的一间办公室,开始一起办公。  当时合并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对方三个股东一致支持我的想法
1.巧揉肚子治便秘:  洗澡时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淋浴腹部,可治疗慢性便秘并防治痔疮。而神经性便秘,则要沿着肠部用40℃热水冲3分钟左右,再用25℃的温水冲10秒钟,反复5次,可让大肠的蠕动增加。  早晨起床最适合淋浴,这样白天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而睡前1~2个小时,最好在浴盆里泡个澡。  2.合适水温多搓脸,可解疲劳:  面部分布着很多表情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得了一场病,求医抓药治了好几年,总算能干点轻活了。于是,队里就安排他放羊羔,我常常给父亲打下手。说到羊羔,人们会想到咩咩叫活蹦乱跳的白雪一般的精灵,
"五四"时期郭沫若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思想,泛神论只不过是它的一个独特的表达方式或命名而已.本文从"五四"时期郭沫若对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传统哲学的主动追求与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