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即互联网与传统各行各业的融合,也是通过互联网手段对传统三大产业再升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建筑业中绿色建筑发展产生的问题,阐述了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并讨论了“互联网+”对绿色建筑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互联网+”;影响
  引言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撬动经济增长、发掘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催化剂”,将极大地释放信息数据转化成巨大生产力的潜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产业结构层面来讲,“互联网+”焕发出的巨大经济活力和财富效应,将引导我国产业结构走向分工高端,新兴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优化吹响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号角。当互联网与不同的行业结合,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互联网+农业”能够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前行;“互联网+制造业”可以加速智能制造,打造制造业强国;“互联网+金融”将会优化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建筑业众多人士也不断在探索如何与互联网结合,产生出火花,改变建筑业的某些模式,完善建筑业中的不足之处,加速建筑业的发展。而绿色建筑是近几年建筑业一直提倡的,在互联网推动下,绿色建筑也会得到极大的刺激。
  1 建筑业中绿色建筑发展产生的问题
  1.1 科技限制绿色建筑的发展
  建筑业发展至今,遇到过种种问题,克服过重重困难,在国家大力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发展。但由于技术、环境条件的限制,我国暂时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只能浅显得在设计方面,考虑如何采光,如何通风,如何供水等等。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在建筑物修建完成时进行环评检测,并且已经拥有专门的环评机构。但是我们还不能做到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评估,这是未来绿色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一些传统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并不能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而目前又暂时找不到代替的物质与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而找替代品就需要做试验,如果在实体工程项目上完成这些试验,将会花费大量时间与金钱,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网络技术却能够轻易地做到这一点。
  1.2 社会民众未形成绿色建筑的理念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根本没有听说过绿色建筑这个概念,就算是听说过的人,也不敢说完全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其实绿色建筑就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可就算是这样解释,人们也很难理解。一方面我们对于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绿色建筑这个概念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因此,社会民众基本都没有形成绿色建筑这个理念。究竟绿色建筑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能为这个地球做出什么樣的贡献,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人们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毫不关心。
  1.3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未能实现
  当前的整个建筑行业,都在提全寿命周期管理,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各个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中国的起步又相对较晚,在这方面的技术相对较弱。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一直所追寻的东西,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基本都已经尽力做到了“绿色”,而建筑设计师也就只负责了设计阶段,对于后面运营阶段,基本不接触了,传统上就认为这是运营公司的问题了。建筑行业把这些阶段都区分开,不同类型的公司负责不同的责任,所以想要进行一个全寿命周期管理也不是件易事。就算真正想实现这种管理,需要找个合理的方式,既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还要考虑在整个周期中如何进行一个完美协调。
  2 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互联网被传统行业视作延伸触角的有效方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绿的建筑的发展将会更加高端化和智能化。首先,可以可以利用科技,设计一批可以使用在绿色建筑上的软件,并且要免费提供使用:如节能评价软件、通风软件、节水节电软件等。其次,要积极收集建筑物的基础数据,并设计能够将国内数量庞大的基础软件整合起来的云计算软件。同时,要在建筑的新部品、新部件、绿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艺上互联网化。意思就是,改变传统建筑的一些施工方式,将其与互联网结合,变成全新的互联网模式。此外,标识管理也要实现互联网化,给建筑安上“芯片”,收集用户电耗、水耗、燃气、供暖等数据,并及时预警、服务。最后施工也必将物联网化,可以实现零库存、低污染、高质量施工。
  如今,很多人都喜欢用手机,很多手机APP孕育而生,绿色建筑也要设计推出APP。这些软件可以检测到安在建筑上的“芯片”,用蓝牙或者谋者方式连接,在建筑的使用维护阶段,业主可以随时查看自己所在的房屋是否得到节能标准。并且进一步做到用手机就可以控制房屋内的新材料等,使它们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特点,已充分利用环境,节约资源,努力做到无时不刻的绿色建筑。
  “互联网+”模式未来还将为物业公司的“绿色”管理助力。目前,我国没有哪一家物业公司能满足可再生能源、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垃圾分类回用等四个方面需求。绿色建筑物业管理未来称得上是一个庞大的新兴行业。能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了设备、技术的应用,“人”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大数据将为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下一轮全球化竞争中,大数据极有可能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利器。中国应该利用大数据进一步为“绿色建筑的规范化运行服务”。
  3 “互联网+”对绿色建筑发展的促进作用
  3.1 在科技上解决了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解决了很多以前认为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虽然当前科技在绿色建筑上的应用并不广泛,制约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但是将互联网的技术与绿色建筑结合,把绿色建筑的信息录入网路,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在线上对建筑物进行节能评估,随时随地了解该绿色建筑的状态。也可以利用某种软件对绿色建筑在电脑上进行研究分析,用电脑建立模型,把新材料、新工艺运用到建筑物中,论证其可行性。减少了在实体工程项目试验的时间,规避了可能存在的风险。真正做到结合我国国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科技层面上解决了限制绿色建筑发展的难题。
  3.2 在社会民众中形成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理念要渗透到社会民众中,大力在社会民众中宣传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发展理念,那么“互联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宣传力度上,现在的人接受信息的方式绝大部分靠互联网,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绿色建筑理念在网络上作出宣传,使社会民众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可以为我们以后的生活牟多少福利。其次,在宣传的方式上,我们可以做到多样化以及形象化。很少人会去看死板的宣传,也几乎没有人去听那些固定的口号。而“互联网+”就可以将绿色建筑的宣传多样化,用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绿色建筑理念;还可以解决绿色建筑理念难理解的难题,用动画或者其他形式简单形象地表达出绿色建筑,让其他不属于建筑行业的人可以容易理解。最后,在宣传的广度上,“互联网+”可以渗透到各个地方,各个领域,争取做到只要有网的地方,就有绿色建筑理念。综上,“互联网+”有利于社会民众形成绿色建筑理念。
  3.3 在绿的建筑管理上实现了全寿命周期管理
  绿色建筑是在满足正当性需求的前提下,从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到拆毁、消除全生命周期里面资源消耗最小化,也叫可持续建筑。要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做到全过程管理,“互联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BIM技术的提出与各个软件公司在这方面的探索,都是希望做到“互联网+建筑业”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开始,互联网就参与其中,到施工、运营、维护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输入到电脑中,通过网络模型分析等方法予以反馈信息,再重新运用到项目实体上。因此,实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已不是梦。
  参考文献
  [1] 赵喜海.浅析建筑业如何变革创新以应对“互联网+”[J].建筑与预算,2015.6.
  [2] 陈华明.绿色建筑发展概况及探讨[J].中华民居,2014.2.
  作者简介:尹剑波(1992—),男,四川资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生产要素,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工业之一。长期以来,电力工业经过了统一管理、垂直垄断、计划发电的发展阶段,如今在竞争的市场
摘 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使一种非常作业管理模式,科学有效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将对中石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思考和建议,希望可以发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石化;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必要性;措施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向国际化、多元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使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铁路建设和运营中,铁路的安全性一直是领域内关注的重点。由于气候、施工、使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铁路路基病害的出现,极大威胁着我国铁路路基的安全性。本文对铁路路基
摘 要:通过模拟不同的含硫环境,研究了110S在不同含硫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并通过SEM、XRD研究了腐蚀产物膜的形貌、组成,并确定不同环境的腐蚀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依据NACE RP 0775-2005标准中对腐蚀严重程度的规定,在低含硫(20  关键词:不同含硫环境;均匀腐蚀;腐蚀主控因素;腐蚀产物膜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伴生气中多含有一定量的H2S与CO2,CO2源于地层蕴藏及三采工艺中C
PDM3kW中波广播发射机是中小发射台站使用的主要机型,本文介绍了该发射机整机的调试过程,并重点对复杂的音频通道和功放级电路的调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