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科创有了“海河会”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UnA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23日,深圳和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及周边风光( 毛思倩/摄)

  一边正在破土动工,一边已入驻20多家粤港澳三地青年创新企业。
  深圳河两岸,鲜为人知的落马洲河套地区,正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东风,成为继前海之后深港科创合作的又一重要平台。
  正在开发的河套地区,将广深港澳科技走廊连接成线,深港两地迎来了“西有前海,东有河套”的“海河会”科创格局。

河套步入“快车道”


  把公司搬到河套C区后,丁克从深圳回香港的路程只需40分钟。对于工作在深圳、生活在香港的他来说,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带来了极大便利。
  落马洲河套地区即1997年深圳河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后裁弯取直“造出”的一块面积约87公顷的区域,位于深圳河中游,北邻深圳皇岗口岸的货运停车场,南抵香港新界西北区的落马洲,东临上步码头,西至皇岗口岸大桥下。
  2008年11月,深港两地政府签署《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研究合作协议书》,将河套地区的研究范围拓展为三个片区,其中河套A区和河套B区在港方境内;深圳河以北的河套C区,在深方境内。
  2017年1月,深港两地政府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在河套A区共同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同时香港也支持深圳将深圳河北侧毗邻河套地区的约3平方公里区域规划打造成为“深方科创园区”,共同构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步入发展“快车道”。
  坐落于河套C区的长富金茂大厦,是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所在地。丁克在这里创立的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三维机器视觉及机器人应用系统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以深圳为总部研发中心,佛山、东莞等地为组装应用中心,并依托香港高校资源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前端研发,真正发挥了大湾区产研互补的优势。”丁克说,立足河套,他收获的不仅仅是配套的产业链,更难得的是同步到位的各方面资源。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负责人邓小昆说,半年来,该工场已引进23家粤港澳三地创新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其中不乏营收上千万元的。

港人“北上”前海梦工厂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合作的桥头堡,深圳前海已成为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平台。

  位于香港境内约0.87 平方公里的河套A 区将重点发展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和金融科技等产业;位于深圳境内的河套C 区将重点发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产业。

  1990年出生的香港青年王得骅,曾在香港一家芯片公司工作。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加入一家创业公司——音科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由于深圳硬件开发条件好,加上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提供创业优惠政策,音科把研发团队搬到了前海,王得骅随之来到前海工作。
  “我们在研究语音分离技术,希望研发出能够识别和放大有效声音的助听器,提升佩戴的舒适性,帮助有听力障碍的老人更好地与外界交流。”王得骅介绍,音科已获得约800万元人民币融资。
  在前海梦工场,这样的港人创业故事不胜枚举。截至2018年底,前海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共计356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76家,超半数创业项目成功拿到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说,前海自成立以來聚焦深港人才合作,持续打造港人内地发展平台,推出了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镇、深港文创小镇等深港合作系列平台,成为港人“北上”创业的第一站。
  港人踊跃到前海创业就业的背后,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如,前海在内地率先实现港澳居民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放宽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资格条件……

西有前海,东有河套


  西有前海,东有河套。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东风,深港科创合作的“海河会”拉开序幕。
  根据规划,位于香港境内约0.87平方公里的河套A区将重点发展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和金融科技等产业;位于深圳境内的河套C区将重点发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产业。
  站在长富金茂大厦楼顶眺望,深圳河对岸的河套A区规划建设如火如荼展开。郁郁葱葱的山脚下,机器正在平整土地。不久的未来,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河套地区的开发将广深港科技走廊连接成线,成为继前海之后深港科创合作的又一重要平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说。
  田夫说,前海将深刻把握规划纲要赋予前海的使命定位,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前海所能”,为深圳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前,河套C区附近的福田保税区规划建设了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个创新载体,入驻项目63个,并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外,港科大将依托其深圳研究院建设科研团队实验室、微电子学院分支机构和校友初创企业孵化器等项目。
  “前海和河套,犹如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试验田’,正在眺望未来。”宋丁说。
其他文献
自2010年以來,北京已启动三轮城南行动计划。最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始于2018年,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又是关键节点。  向南,是北京落实“南北均衡发展”要求、推动城市发展转型、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重大部署。  构筑改革高地,补齐民生短板,持续改善生态,推动京津冀加快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北京正“迎南而上”:  以丽泽金融商务区,大兴国际机
2019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上,工作人员向媒体展示“5G AR”工业应用  “上云”是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前提,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8年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便明确提出“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的行动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工业互联网平台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互联互通能力,令制造业企业对“上云”的需
李强(中)在指导小朋友观鸟(李伟/ 摄)  10月1日,北京城里多数人都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国庆大典的盛况直播,张鹏却一大早就带着望远镜和长焦相机,登上北京西山的望京楼——正是鸟类大迁徙的季节,他要对从西山高空迁徙过境的鸟儿进行样点监测调查,重点监测对象是被称为天空王者的猛禽。  张鹏是公益组织“自然之友野鸟会”的资深成员,也是野鸟会“北京迁徙猛禽监测调查项目”的骨干。北京城里活跃着上千名和他一样的“
高山绿茶竹叶青  在古代,茶叶被称为世界四大奢侈品之一。到了近代,随着制茶工艺的不断进步,茶叶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如今,围绕一杯清茶,已形成一个包括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介绍说,茶产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在中国,有20多个省份、900多个县产茶,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生产绿茶、红茶、白茶等六大茶类的国家。  其中,绿茶是中国最响亮的名片,业界也有“世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连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各企业绷紧弦,不松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确保科学防控不放松、复工复产有秩序、生产生活有保障。  2月11日8时,一辆辆班车陆续驶入中国一汽NBD总部。安全环境保障部的工作人员有的进行信息核对,有的手持体温测量仪给员工测量体温。作为吉林省经济的“顶梁柱”,中国一汽在全面做好疫情联防联控的同时,全力保障生产
我国历史悠久、王朝众多,所以曾经作为“故都”的城市有不少。其中,安阳虽然不是我们历史上最早的王都,但是在有确切文字记载、有史可考的王都当中,它却是妥妥的“老大哥”。  根据后世一些史籍中只言片语的记述,早在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安阳就曾做过王都,夏代也曾经短暂地定都于此,不过这些说法毕竟没有“真凭实据”。即便是现在考古认定的夏都二里头遗址,也因为缺乏当时的文字记载,让专家们对它的时代认定各执一词。  
广州南沙港码头  2008年5月,《广州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广州建城史的报道《明年才该是广州建城2222周年?》,引起广泛热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公元元年的统计方式,一年之差引得市民、专家各抒己见。  上世纪80年代,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各色“进口商品”:非洲象牙、红海沿岸的乳香、波斯银盒等等。这些几乎与城同生的“物证”,揭示了广州这座古都,延续了2000多年商脉的起点。  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中,唯有广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吴晓慧小朋友在学习使用腊刀绘制蜡画  由中国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已走过16个年头: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我国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建立起了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一直到
6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出入口,临时进入社区人员通过智慧社区门禁终端进入社区(任超/ 摄)  疫情以来,随着社区站上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第一线,物业服务企业精准排查、消防消杀、严格进出管控、提供到家服务的能力也得到检验。  根据2020年3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物业管理行业影响专项调查”,在36450份业主问卷中,89.88%受访业主认为物
3月1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名等待做检查的新冠肺炎患者欣赏盛开的桃花。(费茂华/ 摄)  黄鹤楼上玉笛声起,珞珈山下草长莺飞,东湖之滨梅影绰绰,武大校园樱花翩翩……经历了萧瑟寒冬的江城武汉,终于在惠风和畅中迎来了春天。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武汉人民经历了太多,也承担了太多。  在万家团圆的春节前夕,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全城动员,全力抗击疫情,医务人员重返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