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民间记忆中的历史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q769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生》是贾平凹继《古炉》《带灯》之后的又一最新力作。作品通过四个不同的故事展现了风云激荡、世道变幻的百年中国历史。本文以民间记忆为切入点,从民间文化的神秘性、民间个体视角、民间记忆对正史的解构三个方面来探寻《老生》如何在历史、现实的距离中,还原历史的“真实”、生命的本色。
  关键词:《老生》 民间记忆 历史
  在《老生》这本书的封底上印有贾平凹的一首诗:“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风起云涌百年过,原来如此等老生。”这首诗可以说是贾平凹自己对《老生》创作初衷和整体创作的一个简练的概括,诗中“使命”“百年”这些词让我们看到了贾平凹面对百年来不断激荡的人情、世情、国情的深切思索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虽年逾花甲,然笔力更劲。《老生》这部作品跨越了百年历史,这是贾平凹之前长篇中所未见的,如《废都》《秦腔》《古炉》《带灯》都只是集中描写了一年左右的故事。然而如何将百年历史融于文学,如何将文学归于历史现实之中,还原历史的“真实”、生命的本色呢?从“后记”中可以知道贾平凹创作时并不顺利,他几乎是在烟熏缭绕中完成了《老生》的创作。是何缘使贾平凹的创作异常艰难呢?我想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缘由:文学与历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白,文学表现历史的方式也十分多样。因此,文学对历史应呈现什么、如何呈现都是有选择性的。
  看完《老生》,我们知道贾平凹采用了民间写史的方式来书写百年中国历史的沧桑与变幻。那为何偏偏采用民间写史这种叙事方式呢?从“后记”中我们能了解一二。贾平凹这样写道:“有许许多多的事一闭眼就想起,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想,有许许多多的事常在讲,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讲。能想的能讲的已差不多都写在了我以往的书里,而不愿想不愿讲的,到我年龄花甲了,却怎能不想不讲啊?”{1}这里所说的“不愿想不愿讲的”也许是从官方正史视角遗漏的或者没有讲的,也许是从知识分子角度未审视到的历史。而这些故事零碎地散落在民间、流传在记忆里就形成了民间记忆,它是生活在民间的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真实体验的记忆,是未经加工和篡改的。本文以民间记忆为切入点,从民间文化的神秘性、民间个体视角、民间记憶对正史的解构来探寻《老生》是如何将文学融于历史之中的。
  一、民间文化的神秘性
  贾平凹对于民间文化的热爱可以说是到了骨子里,特别是对他生活的那片土地,在他商州系列的作品里体现得十分明显。不论是早期的《商州初记》《商州再录》和《商州又录》,还是近期的《秦腔》《带灯》和《老生》都是在写商州,以村子的变化来展现时代的变化,大都表现的是民间的东西。而贾平凹描写民间文化时,最大的特色就是对具有神秘色彩的鬼怪乱神的插入,如在《老生》中一开头就是“秦岭里有一条倒流着的河”,河水本不会倒流,这暗合着作者记忆的回溯。又如第一个故事中正阳镇茶姑村的猫竟然说起了人话,喊起了“婆,婆”;虎山的龙从天上下来和牛交配,“生下一头猪,但又不像猪,嘴很长,耳朵太短”,预示着英雄要行世;第二个故事中有牛皮卷拴牢的蹊跷之事;有张高桂一哭,家里驴猪狗猫全哭的事;有张高桂一死,魂附在邢轱辘身上的怪事;有徐副县长看到盖着豹纹被单的匡三成了一只豹子的事……这些描写都透露出浓厚的神秘、魔幻色彩,而这种传奇性和神秘感的民间记忆正体现出不同于正史严密逻辑下的合乎情理,表现了民间的认识水平和民间的价值观。
  同时《老生》中互文性地插入了被明代胡应麟称为“古今语怪之祖”和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山海经》的选段,是此书的一大亮点,更为整本书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虚空。《山海经》作为远古时期的山水草木动物神话故事,充满怪力乱神。贾平凹在小说中,将《山海经》中的一山一水和文本中的一村一时代进行对照,与阎连科在《风雅颂》中插入《诗经》有异曲同工之妙。《山海经》中秩序井然的世界和小说中混乱无解的神怪世界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神秘与世俗、虚无与实在的鲜明对照。贾平凹通过亦真亦幻的神秘世界表现了对现实世界生存问题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
  二、民间个体视角——读史者
  《老生》一开篇就讲述了唱师的神迹,“一辈子在阳界阴界往来,和死人活人打交道”;“二百年来秦岭的天上地下,天地之间的任何事情”无所不知;唱师是一个神奇且传奇的人物。通过唱师这个时代的亲历者,若隐若现地描绘出20世纪的生存生活状况。唱师作为叙述者非常特别,他既不是革命者,也不是启蒙者,他是一个既入乎其内又超乎其外的民间艺人。他来源于民间,又生活于民间,是民间记忆的体现者,也呈现着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的内容。
  唱师担任叙述者是从民间视角出发,表达了普通人对历史的看法与评判。不同于官方正史为革命正义性、合法性的高呼,也不同于道德者对善恶的简单评价,而这位唱师读史者的叙事是十分客观冷静、超然的。在他所呈现的历史记忆中,正义与非正义好像没有特别清晰的区分,也没有善恶好坏的鲜明划分,每个人都为了活着而努力着,在具体语境中似乎都有正当理由,没办法“归罪”。比如在第一个故事中,作为游击队的“老黑们”并不像真正的革命者那样惩恶扬善,这样有着正义宗旨却干着非正义的事情该如评价?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唱师超然地审视着历史,不遮蔽,让我们去思考这其间存在的历史复杂性。
  在历经革命、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市场经济的20世纪,《老生》向我们展现了关于生与死之间的故事。比如,在革命时代游击队与保安团的互相虐杀中,无辜百姓被误杀;在马生发动的土改过程中,辛勤富农被逼死;在合作化时期收容劳改的黑龙口砖瓦窑内,能人被严刑折磨;甚至在改革开放后双全和平顺的破棚子里,都留下了斑驳的血迹。又比如,在《老生》第三个故事中的刘学仁认为“管人是要让人怕你,但要长期管住人,那得把它的心魂控制住”。刘学仁还期待“国家生产一种药,让人一吃,这心门就往出吐秘密”,甚至突发奇想,调查村人“做过什么梦”“然后整夜整夜在那里琢磨这些梦是什么意思”,以达到控制人心的作用。
其他文献
“箩箩面面,吃羊屎,粑蛋蛋,蛋蛋滚了一院院,我给我娃拾回家,让你外婆给你做饭饭……”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可是大人哄小孩时最爱说的一段童谣。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候农村里还没有通电,不仅没有电灯不说,更没有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即使人们日常磨面粉,也是传统的石碾或石磨。在我们所居住的老院子里,就有一个磨坊,那时候大伙儿实行吃大锅饭的政策,爷爷兄弟四人,每人都生养有好几个娃娃。话说兵
摘 要:须一瓜的《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呈现了整个社会在价值虚无的主导下,面临生存困境的个体,如何进行自我拯救以及拯救他人的图景。一边是“恋物癖”式的自我慰藉,一边是通过苦中取乐和牺牲自己给他人以生的机会的救赎。前一种体现了现代人在精神或物质面临困境时的自我麻痹,后一种为须一瓜救赎主题的一个基本模式,但也有其缺陷。  关键词:价值虚无 人性异化 恋物癖 救赎  须一瓜的小说《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发
摘 要:由马根脑与林赛共同完成的《物理学的基础》一经问世,便在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书中的一些观点常常被物理学者拿来引证,反映出这本书在当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该书也大大促进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普及和推广。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这本书原本的一些观念也逐渐遭到质疑,很多科学家开始对其进行公开批评,认为书中存在大量谬论。本文结合自身的理解,针对此书发表应有的看法。  关键词:
摘 要:话剧《洒满月光的荒原——荒原与人》是李龙云新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在剧中,李龙云塑造了四个具有显著残缺特征的“荒原男人”形象。他们轻者具有人格缺陷,重者则是心理变态,如狭隘而自虐的马兆新、凶残而自卑的于大个子、忧郁而懦弱的苏家琪和扭曲而变态的李长河。这些不同程度的精神或肉体上的残缺使四位男性纷纷陷入了不幸的命运,甚至走向了死亡的结局,深刻揭示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人类心灵世界永恒存在的精神斗争和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暖春,漫步于阡陌之间,柔和的月光洒向大地,路边的野花散发着不尽的芳香。外婆简朴的衣衫包裹着略显单薄的身板,藏在袖珍布鞋里的小脚迈着蹒跚的步伐移动着。年幼的我用小手拉着外婆的指头,一步一步紧紧跟在她的身后。走累了,她慢下步来,轻声对我说“乖,外婆教你唱《虫儿飞》好不好啊?”“好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无法掩饰的喜悦。我一遍又一遍重
摘要: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其诗歌创作得到较多评论家的关注,而散文研究则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诗的品格特征,表现为“明净的感情与深沉的智理调和之美”。本文将从意象、语言风格及思想意蕴三个方面,分析冯至散文对于意境的营构、呈现出的语言特色及其蕴含的哲理,以凸显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冯至散文 诗意 哲理 存在主义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
摘 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创作苛求于大规模曲式的完美控制,功能性倾向的和声,清晰可辨的节奏,并在原则上注重展开主题和动机。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对位技巧保持着高度热情。形式结构更加成熟的器乐音乐形式从纯粹的、限制较多的复调形式中得到解放,思想观念也在更替当中,而随之后来的民族主义更是为音乐形式的变迁带来了一股不小的助力。  关键词:巴洛克 古典 浪漫 曲式 演变  从巴洛克时期的复调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交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异其所不能。”凤凰涅 ,浴火重生,所称英雄,英雄之本色,英雄之气概,而与英雄相对的是白丁,平民凡人所对应的是生活琐事,儿女情长。而英雄呢,敢于革命,英勇无畏,牺牲自我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奉献给革命,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立的,赵一曼在革命面前是英勇战士,在亲情面前是一位可敬的母亲。正所谓
摘要:微信文学作为网络文学在微信平台上衍生出来的新文学样式,有着多元化的创作内容、新颖的表达方式、及时的更新模式和自由的阅读态度等特点,但在发展进程中,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类似某些作品质量欠佳、信息虚假传播、评论肤浅随意等问题,政府部门加强立法监管、创作主体提高行业自律性、读者群体提升文化素养等则是保证微信文学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微信文学 日常化 即时性 不足 对策  腾讯公司于2011
【摘 要】形成性评价可以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但是英语的这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并不统一,这也是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很少应用的原因之一。但如果在英语课堂管理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形成性评价的特点,以及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应用形成性评价。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