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B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而幼儿时期刚好是一个人养成习惯最关键的时期,因为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很多的启蒙知识都是在这一阶段习得的。在这一阶段孩子接受着新事物,好奇地想要知道世界的奥妙之处。所以,孩子在这一阶段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家长们一定要注重在这一阶段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方法;情感
  幼儿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孩子在这一阶段开始接触新鲜事物并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幼儿园里,教师的知识传授以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使孩子们养成了很多的习惯。这些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教师需要在这一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不规范的行为习惯,要及时地对其进行纠正,以免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改善方法。
  一、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
  獨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目前大多数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虽然对孩子们的教育十分重视,但是十分溺爱孩子,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们,这些情况都十分不利于孩子们行为习惯的正确培养。另外,在幼儿园教育中,很多的教师更多的只是重视教给孩子们知识,而忽略了在孩子们成长中很重要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和教师的不重视,就直接影响了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他们并不能分清什么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好的行为习惯,长此以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染上一些陋习,十分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
  二、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孩子刚刚步入社会,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很多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就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人在幼儿阶段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在幼儿时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在将来的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由此可见,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
  三、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孩子在幼儿时期虽然对新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但是他们的意志力很薄弱,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很少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尤其是在课堂上,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不懂,他们也不愿意提出问题,这是他们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表现。而老师如果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对孩子们不闻不问的话,有时就会使他们朝着不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下去。
  2.教师观察力不够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观察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在这一阶段,教师对于孩子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孩子心智的不成熟,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找到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我国目前很多幼儿园中的教师并不能及时地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不好生活习惯,这就十分不利于孩子长久健康的发展。
  3.教师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度低
  很多的幼儿园教师关注的是他们对孩子们知识的传授,但是却没有重视到情感教育同样很重要。因为孩子在幼儿阶段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比较低,所以时常会因为心理变化而产生相应的一些异常举动。如果教师没有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变化,而因为他们注意力的不集中斥责他们,就会对他们弱小的心灵带来创伤,使他们在今后更加排斥教师的教育。
  4.教师对行为习惯的培养认识不足
  行为习惯渗透在我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教师如果没有经过学习,是很难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的。如果教师自身的认识都不够,就更不要提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教育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对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视度。
  四、解决幼儿习惯培养问题的措施
  1.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就是要从他们自身入手,培养他们的主动性。教师要使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够对行为习惯的优劣进行区分,使他们形成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态度。
  2.教师细心观察
  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一旦发现有学生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就立即制止并且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因为孩子在这一阶段并不能完全地区分行为习惯的优劣,所以就更加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
  3.教师多从情感入手
  教师应该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与孩子们的日常接触,多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困惑并且帮助他们。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通过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导任务。
  参考文献:
  白银丽.谈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矫正[J].民风:科学教育,2013(4).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更是养成数学思维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在教育中备受重视。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教改的深化,小学数学教学又遇到了新的挑战。就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分析和探讨,目的是指导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提高小学数学的综合教学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
摘 要:自尊心是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了幼儿自尊心产生的原因、导致自尊心过强的因素,提出了发展良好自尊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自尊心;幼儿;家园引导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是极其重要的教学部分。  一、培养幼儿自尊心的重要性  有
摘 要:小结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经验的小结,它可以让活动过程更为完善、精要,使数学课堂生机勃勃,为小组合作學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结;实效  在落实教学目标,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良好的课堂总结设计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试问:课堂总结能在一节课中起到如此作用,若将其形式
教师的教育情感作为一种维系教育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幼儿,其情感投入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儿童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幼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情感人。但是,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7.7%的幼儿教师感觉“工作太枯燥,太累了,没有劲头”,42%的幼儿教师认为“将会离开工作岗位,从事其他行业”。这些严峻的数据告诉我们: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情感投入严重不足。只有正确认识
摘 要:作文是学生自主创造的活动过程,反映了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与喜怒哀乐,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个性化作文就是鼓励小学生说自己经历的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真实的事件、写出具有真实情感体验的作文。不断推进小学生个性作文,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拓宽个性作文的天地,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个性化;作文;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引导学生关注
摘 要:幼儿园活动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近些年在大部分幼儿园推广开来。幼儿园活动区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占据着一定的重要作用,重视幼儿园活动区的活动实践,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指南;幼儿园活动区;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幼儿的个人学习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
摘 要:简要分析微课的含义,以及微课设计原则,然后研究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微课设计,微课功能结构与微课界面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逻辑思维;微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锻炼学生心理能力。而要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智力,就必须关注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逻辑性、系统性以及严谨的学科,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他综合
摘 要:孩子对游戏充满了向往。在幼儿园中,他们做着有趣的游戏,在师生精心设计的区域角中找到自己所喜欢的项目,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创造。农村小学美术课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形式,让美术学习活动更加多样化。让低段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区域角活动的形式,在老师指导下,大胆参与自己喜欢的内容,积极动手,找到乐趣,既学到知识,又能培养乐趣。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想过,仅仅局限于一样的学习模式,同时学习一样的东西
摘 要: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有效倾听进行学习,以收到较高的学习效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讨:用“创设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倾听兴趣、言语和荣誉激励”等手段使学生“乐于倾听”;在“使学生明白倾听同样重要”和“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中让学生“善于倾听”;教给学生“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听记结合,以记促听”“提取信息,辩证对待”等方法“学会倾听”。  关键词:倾听;乐听;善听;会听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
课外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通过课外作业,学生不仅把刚学过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思维得到了锻炼。数学作业布置不在“多”,而在“精”,适量有效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提高学习成效。若作业简单、枯燥无味,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遏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讲究作业设计的艺术性,要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作业,使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