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大会》展现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h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名大会》展现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地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正式播出。节目甫一播出,即赢得观众如潮好评。
  《中国地名大会》是一场集结全国各地70名选手共同参与的地名知识竞赛,以地名为载体,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聚焦地名背后蕴含的寻根文化、孝亲理念、安宁向往、奋斗精神,激发了公众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近年来,由央视推出的“大会”系列文化综艺总能引起频频热议,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如今,“新成员”《中国地名大会》已亮相。
  该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自播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积极评价。节目以“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为主旨,多元呈现中华大地地名背后的历史。节目播出的同时,还推出了“地名背后是家乡”短视频挑战赛等线上互动方式,以创新的节目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期《中国地名大会》以“故土”为主题,让地名为大家指引回家的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作为嘉宾,与主持人鲁健一起为观众的“归乡之路”指路。
  适用主题:寻根文化;乡土观念;家乡;文化中国……
  【文本解读】河北邢台南宫中学
其他文献
2020年的春节对于每个中国家庭都不寻常。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张防控的背后,一张张稚嫩的脸上,一双双懵懂的眼睛正努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与这段特殊的时光相处。  “流感突起,肺炎逼至,想父亲安康?……您于院中应多加留意,谨防传染。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这是一个14岁女孩孙婉清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父亲写的家书。  对于很多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每天忙碌之余,莫大的安慰就是看看微
一条大河波浪宽。  面对着这条横亘于面前的天堑,坐在四轮机器里的现代人苦笑着抱怨:唉,又要耽搁我们路途上的时间。  圣人伫立岸边,他透过眼前的汤汤流水想到了光阴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凡人和圣人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因光阴流逝而深深感慨。但凡人和圣人又是有所不同的:凡人只会抱怨和叹息,而圣人明白时间寶贵,会投入积极的行动,让时光转化成财富。所以,我们不仅仅知道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近几年高考新材料作文考查中,辩证思维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如何迅速把握所给材料之间的辩证关系成文,一直是我们备考的重难点。今天我们就“主持人大赛”中那些让人击节赞叹的思维高光时刻为大家做精彩呈现和恰当分析,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升格自己的作文。  文稿一  如果回望做一个总结的话,你会发现,《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出现最多的职业和身份,可能就是科学家和医生了。我们今天也会关注他们。他们有着相同,也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汲取孔子的智慧。”截至2015年12月1日,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留英学生吴芃因每天坚持在推特上发布英国的疫情数据增长图表,成为英国网红,受到英国下议院议员等人关注,以及众多英国民众的称赞。  孤身在外的中国留学生吴芃,很清楚英国政府需要采取强制措施隔离民众,民众也必须了解疫情的走向。于是从英国仅有11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开始,吴芃每天发布疫情数据,鼓励英国民众积极应对,赢得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和社交媒体用户的称赞。  吴芃表现出的“先见之明
成语故事:力挽狂澜  追根溯源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清·秋瑾《失题》:“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  文本解读:唐·韩愈《进学解》:“防堵纵横奔流的各条河流,引导它们向东流入大海;尽管狂涛已经泛滥,但是还要努力将其挽回。”  清·秋瑾《失题》:“作为国家的中流砥柱,要努力挽救国不将国的混乱局面,具有天才
2020年5月29日,四川成都率先试水“地摊经济”后,江苏南京、四川彭州等多地陆续出台指导意见,为“地摊经济”“松绑”。  6月1日上午,李克强在山东考察时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有6亿人的月均收入不到1000元,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况且疫情的影响,很多人一下
从维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家出版社原社長、总编辑。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远去的白帆》《风泪眼》,长篇小说《北国草》《走向混沌》等。其早年作品师法孙犁,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79年开始,《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十几部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的发表为其赢得了“大墙文学之父”的美誉。2019年10月29日,从维熙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人物解读角度一:性情中人,书、酒为友  素材呈现:  从
适用主题:亲情;付出与回报,成长的感恩……  外婆:  现在是北京的凌晨,刚刚结束一天的拍摄,静下来,才发现很久没有好好和您聊聊天。今天我想用写信的方式和您说会儿话。我还没告诉您吧,“外婆”这熟悉的两个字总是能给我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蓦然回首,我已离家十载!家中的一切都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但您陪我一起长大,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时常会让我怀念。  “外婆,外公,我回来了,开门咯!”您还记得这句响
【技法指导】  1.调动平时的积累,巧妙组织材料。作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书本和课外读物上。要注意搜集、积累历史课本和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比如,及时积累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的事迹、习近平讲话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等热点事件。  2.联想、想象,一材多用,精心選材。文章要做到内容丰富,就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如,学了《我与地坛》知道了史铁生的母亲是如何关心、惦念史铁生的;知道了史铁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