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从事多年中职专业课教学,对我县中职教深有感悟。中职的长处在什么地方,在教学模式上,我们又如何来平衡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呢?进行中职教学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中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尝试。力争探索出一条适用、高效、快捷的教改之路。
关键词:教学模式;师徒授艺;尝试教学;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观察,我县的中职教学模式,基本上还借鉴于普教模式,或者说是职业教育普教化。对于中职教学模式,各地都在进行改革。与其他改革一样,都会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认识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县中职面临的突出问题
1.普通中学效应明显
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县的普通高中办学成效突出,县内外影响比较大,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县的初中学生,按社会对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成绩稍好的都会选择读普高。
2.毕业生直接就业压力
中职学生毕业时,虽然手头有一张某某专业的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不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在社会大染缸中进行熏陶。有些学生在毕业后如果没能及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以前的同班同学如果还在普高就读。往往会怪罪当初选择读中职的错误。
3.社会、家庭对中职的认识
在任何一个家庭,望子成龙的心情可期可待。众所周知,我县普高办学效果突出,在多年的普职悬殊对比下,很多老百姓惯性思维,读普高才是唯一选择。读中职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当问起某某学生在读职中的同时,往往流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这说明人们的陈旧观念还在制约着对职高的再认识。
4.中职本身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对中职发展的政策和中职所担负的社会重任,中职学生应该是拥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有用之才。
但近几年,由于受到专业设备落后、高技能的专业师资缺乏、毕业后初次就业不理想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毕业生往往不被家长、社会所认可。
二、教学模式初探
1.中职教学模式的改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
不可否认,大多数中职生在初中的成绩都比较差。进入中职后,如果仍然沿着初中的应试教育模式,口头说教,学生强记强背。最后以笔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个人能力高低。这显然与中职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对于现在的情况,如何在学生学习与学校教务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就是我们要改革的内容。学校对教务工作历来的做法大家都明白,课前备好课,上课认真讲,课后批改作业,加以辅导。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一是通过检查教案和检查学生作业批改,二是听老师的公开课来加以督导。这看似非常完美的教学模式,但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很差,尤其是文化课的学习。所以我认为,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首先就是领导要高度重视与支持。对一个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首先要看在不违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哪怕这一节课教材所讲的内容涉及很少,但学生往往感到受益匪浅。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中职理论教学,尤其是文化课理论的教学,在整个课堂如何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好比一场演唱会,如果一直都是一个模式,再好的节目都不会吸引观众。
2.师徒模式与校园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多年教学中,我始终在思考,在传统的师徒授艺过程中,有可能他们的文件知识并不高。理论水平也不一定强。他们在传授技艺过程中,注重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我曾经看到一位在摩托车修理店学艺的学徒,有时候老师会仔细讲,有时老师不讲,直接叫学徒先做后讲。这与我们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差别。但从最后的学习效果来看,却相当明显。其实,这种先做后讲的做法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尝试教学法。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老师只需把尝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作交代,其余的就让学生去尝试,这样,学生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尝试,甚至是多次的尝试或许解决了。这样的学习和记忆起来很直观,很持久,印象也相当深刻。当不能解决的时候,师傅再点拨一下,使学生在心里感到豁然开朗。他们的学习模式更注重实际动手的培养和经验的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专业实作实验中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总结。同时,以学校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作相结合,避免了注重理论轻实作的弊端,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比高校的学生能力更强。
3.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中职学习,目标也是相当明确的。就是要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并做到一专多能。在专业设备方面,在国家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自身的前期投入较高,回收期较长。再加之学校与市场接轨有差异。在专业实习方面,可借鉴同类职教中心成功的经验,适当引进一些中小企业,学校提供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一方面减少學校前期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可解决学校某些专业师资紧缺的问题。如机械、数控、缝纫专业等。同时还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与市场更贴近,而不至于脱离市场,闭门造车。校企业结合之后,学校企业达到互利互惠、双赢的目的。实践表时,我市部分中职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与恒腾电脑公司,机械专业与开发区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展开全面合作,极大的改善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
4.专业与市场接轨,办实业促发展
去年底,在县委县政府的长远规划下,结合全县打造文化旅游大县和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县政府对我校的教学改革作出了提档升级的指示。要求对学校的文秘旅游专业和安居古镇的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四星级酒店,促进旅游与乡村文化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学校专业模式的升级。对汽修专业要求以建汽车4S店为学习和教学的新模式,紧紧围绕市场搞好教学改革。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将会更加贴近市场,甚至会培养出新一代的技能人才和企业家。目前,学校此项工作的开展已初见成效。
在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不是我们的学生笨,脑瓜不灵活。他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纯理论的学习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但他们对实践环节的掌握其实相当快,并能灵活运用。这要求我们的中职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说教模式,以更加新颖、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想信职教之花定会在我县绚丽绽放。
关键词:教学模式;师徒授艺;尝试教学;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观察,我县的中职教学模式,基本上还借鉴于普教模式,或者说是职业教育普教化。对于中职教学模式,各地都在进行改革。与其他改革一样,都会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认识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县中职面临的突出问题
1.普通中学效应明显
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县的普通高中办学成效突出,县内外影响比较大,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县的初中学生,按社会对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成绩稍好的都会选择读普高。
2.毕业生直接就业压力
中职学生毕业时,虽然手头有一张某某专业的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不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在社会大染缸中进行熏陶。有些学生在毕业后如果没能及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以前的同班同学如果还在普高就读。往往会怪罪当初选择读中职的错误。
3.社会、家庭对中职的认识
在任何一个家庭,望子成龙的心情可期可待。众所周知,我县普高办学效果突出,在多年的普职悬殊对比下,很多老百姓惯性思维,读普高才是唯一选择。读中职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当问起某某学生在读职中的同时,往往流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这说明人们的陈旧观念还在制约着对职高的再认识。
4.中职本身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对中职发展的政策和中职所担负的社会重任,中职学生应该是拥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有用之才。
但近几年,由于受到专业设备落后、高技能的专业师资缺乏、毕业后初次就业不理想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毕业生往往不被家长、社会所认可。
二、教学模式初探
1.中职教学模式的改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
不可否认,大多数中职生在初中的成绩都比较差。进入中职后,如果仍然沿着初中的应试教育模式,口头说教,学生强记强背。最后以笔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个人能力高低。这显然与中职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对于现在的情况,如何在学生学习与学校教务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就是我们要改革的内容。学校对教务工作历来的做法大家都明白,课前备好课,上课认真讲,课后批改作业,加以辅导。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一是通过检查教案和检查学生作业批改,二是听老师的公开课来加以督导。这看似非常完美的教学模式,但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很差,尤其是文化课的学习。所以我认为,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首先就是领导要高度重视与支持。对一个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首先要看在不违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哪怕这一节课教材所讲的内容涉及很少,但学生往往感到受益匪浅。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中职理论教学,尤其是文化课理论的教学,在整个课堂如何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好比一场演唱会,如果一直都是一个模式,再好的节目都不会吸引观众。
2.师徒模式与校园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多年教学中,我始终在思考,在传统的师徒授艺过程中,有可能他们的文件知识并不高。理论水平也不一定强。他们在传授技艺过程中,注重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我曾经看到一位在摩托车修理店学艺的学徒,有时候老师会仔细讲,有时老师不讲,直接叫学徒先做后讲。这与我们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差别。但从最后的学习效果来看,却相当明显。其实,这种先做后讲的做法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尝试教学法。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老师只需把尝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作交代,其余的就让学生去尝试,这样,学生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尝试,甚至是多次的尝试或许解决了。这样的学习和记忆起来很直观,很持久,印象也相当深刻。当不能解决的时候,师傅再点拨一下,使学生在心里感到豁然开朗。他们的学习模式更注重实际动手的培养和经验的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专业实作实验中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总结。同时,以学校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作相结合,避免了注重理论轻实作的弊端,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比高校的学生能力更强。
3.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中职学习,目标也是相当明确的。就是要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并做到一专多能。在专业设备方面,在国家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自身的前期投入较高,回收期较长。再加之学校与市场接轨有差异。在专业实习方面,可借鉴同类职教中心成功的经验,适当引进一些中小企业,学校提供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一方面减少學校前期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可解决学校某些专业师资紧缺的问题。如机械、数控、缝纫专业等。同时还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与市场更贴近,而不至于脱离市场,闭门造车。校企业结合之后,学校企业达到互利互惠、双赢的目的。实践表时,我市部分中职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与恒腾电脑公司,机械专业与开发区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展开全面合作,极大的改善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
4.专业与市场接轨,办实业促发展
去年底,在县委县政府的长远规划下,结合全县打造文化旅游大县和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县政府对我校的教学改革作出了提档升级的指示。要求对学校的文秘旅游专业和安居古镇的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四星级酒店,促进旅游与乡村文化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学校专业模式的升级。对汽修专业要求以建汽车4S店为学习和教学的新模式,紧紧围绕市场搞好教学改革。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将会更加贴近市场,甚至会培养出新一代的技能人才和企业家。目前,学校此项工作的开展已初见成效。
在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不是我们的学生笨,脑瓜不灵活。他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纯理论的学习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但他们对实践环节的掌握其实相当快,并能灵活运用。这要求我们的中职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说教模式,以更加新颖、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想信职教之花定会在我县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