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分组教学模式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st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组教学的含义和背景
  分组教学是按照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同学相互讨论,相互协作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出现在19世纪末。由于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和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求教育培养大批人才,而且要求教育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于是出现了按能力、按成绩分组的教学形式。由于这种形式往往导致了对差生的歧视,被认为不民主,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受到尖锐批评。5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间科技竞争加剧和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分组教学在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再度受到重视。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分组教学。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意识、互助意识。那么,中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分组教学呢?换句话说,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呢,这是不少中学教育专家和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二、分组教学的模式
   分组教学的模式一般有两种:①学生被安排到5~6人的小组中去学习,教师将学习材料分成几部分,小组中的成员只读自己的那一部分,然后,各组读相同的部分的成员聚集在“专家小组里”,讨论他们那一部分的内容,讨论完毕,学生回各自小组,轮流将自己那部分内容向自己小组同伴讲解,解释,由于学生只学习自己那部分,而且还需要给小组同伴讲解,无形地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自主性,而且其余部分学生也需要倾听他的讲解,也能够促使学生支持和尊重他人的工作;②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而不是各组各的片段,教师给所有学生出同一个题目,他们每个人都将成为研究这个题目的专家,然后在题目完成以后,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既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协作能力。
   分组教学的模式虽然不尽相同,但我认为实际意义应该比较相似。分组教学的意义都在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分组教学的缺点
   很多教育界人士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上课叽里呱啦,看似课堂很热闹,但最后学习的效果很差,没有实现分组教学的初衷。很多采用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师生都反映,简单的分组虽然很有趣,但是很多老师还是采用以前的授课方式,很多学生也没有积极配合,导致雷声大,雨点小,何谈创新教育?
  分组教学的缺点是:第一,由于组的规模一般远远不如班级规模大,因而在教学效率上一般比班级教学的效率要低;第二,分组教学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不同组之间的流动频繁,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第三,由于每个组有多个学生,因此并不像个别教学那样完全能适合个别差异;第四,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方面远远不如班级教学有效;第五,较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四、分组教学的优点
  分组教学模式虽然有些不足,但是其先进性毋庸置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不错的模式,总结起来,优点如下:①能够考虑学生的具体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②由于组的规模较小,而且组内各个学生之间同质性较强,因而容易灵活处理和变通;③在分组教学中,由于每个组都包括多名学生,小组内各个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这既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又可以培养合作精神;④这也是最主要的优点,分组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既锻炼了他们思考的独立性,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如何更好地开展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老师作为导演,对“剧本”的熟悉程度,对“演员”的熟悉程度,以及如何控制整个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组教学模式中,要做到以下 三个方面:
   ⒈老师布置的课题要难度适中。题目过难,学生觉得无从下手,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觉得失去了兴趣。如果题目非常容易,那么学生做完以后拿到课上作为专家来讲,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兴趣也就消失了。这就要求,作为教师,上课以前准备一些难度适中的材料,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题目,还能作为”专家”讲给其他同学,既增加了他们的自主性,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⒉一定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要求学生在组内分配好各自的任务,比如负责发言的人不能做记录等等,尽量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程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在讨论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并且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组员都必须参与到讨论(活动)中去,比如讨论材料尽量每人一张,一个组一张的样子不利于分组教学模式的开展。
  ⒊分组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拘泥于一种分组教学形式,时间长了,单调,古板,学生的兴趣逐渐消失。不断探索新的分组教学模式,比如间隔使用分组教学,一周用1到两次,或者在每节课一半时间使用分组教学,等等。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一中)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包括: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素材;鼓励学生课外博览群书,积累口语交际的素材;学以致用,提供学生口语交
摘要:在小学“调查作文”的教育中,目前虽有课标倡导、教材引导,但因为相关的教育支持体系还很不完善,很多教师对如何实施“调查作文”依然不甚明了,若想摆脱小学“调查作文”形同虚设的尴尬处境,最关键的是要从多方面对“调查作文”的类型、概念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走出认识与实践的误区,使“调查作文”达到其所承载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调查作文;教育;现状思考      一、引言  调查
在中专学校任教几年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一线教学工作。有时课堂上老师费了力,学生并不买账,觉得没意思。何不让欣赏走近语文教学,变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爱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一、师生平等  在欣赏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有安全感,不担心说错话,才敢于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比如在汽修081班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习惯沉默,但有几个同学则比较活跃
目的对Ca^2+和N型Ca^2+通道在兔不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逼尿肌细胞中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成年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两组,15只中膀胱出口不全梗阻8w尿流动力学证实为不
目的探讨潜阳通络方的降压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加灌附子汤制备肝阳上亢大鼠模型,观察潜阳通络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大鼠血压、血浆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