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作业有效设计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人才的教育培养更加注重其核心素养的提升。高中生物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具有其独特价值。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有效地进行生物学作业设计,将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为此,通过对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作业有效设计进行相关探讨,希望在有效提升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成为当前进行创新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其终身成长与发展,更对其品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通过在高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由此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以及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的与科学探究能力,使其进一步树立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由此达成对于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最终目标的实现。
  一、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
  众所周知,生物学所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对生命结构体系与功能系统的研究,还有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生命探知。从生命观念的形成引导进行生物学概念知识的充分理解,需要教师通过更多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以及通过优化作业设计等,使学生增强其对生命系统的理解。正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对生物进化论所阐述的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学生对生物学学习树立了进化观与适应观后,方能理解生物学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例如,在学习《细胞器结构和功能》时,可以在小组协作中,为学生进行作业布置,通过运用彩纸或者橡皮泥设计制作细胞器的结构模型,这既为学生平添了生物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使其对细胞器结构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进而在对细胞器结构和功能进行较好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其生命观念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生物学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在不断探知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自然规律中,提升其理性认知,这既是在感性思维基础上所达到的质的飞跃,更在生物学所赋予学生们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例如,在进行《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段具有感性认知的知识内容,使学生们通过对其进行阅读分析,在课后进行抽象理解与总结概括,并双数学模型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不仅可以通过运用“J”型曲线对细菌的增长数量进行模拟演示,并绘制出指数函数曲线。还可以通过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进行“S”型增长曲线的绘制,使学生在数学建模中提升了理性思维能力,也由此增强其科学思维能力,奠定其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
  三、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会涉及一定的基础科学实验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探明生物学的原理与过程,而且实验操作既帮助学生提升了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更有益于增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知识的理解,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升。与此同时,实验过程还有助于学生体会与领悟科学家探索科学知识的心路历程,并树立持之以恒、不畏艰辛的科学信念。例如,在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布置,在学习与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自行进行课前准备,并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叶绿体中包含着几种色素,在分组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自行查找资料整理分析,并进行有效的实验操作,还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与推演,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物学就无处不在,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活实践的引导,不仅能使其易于理解生物学的概念知识,更能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中树立起社会责任感,这是正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与巩固,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例如,可以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宣传,针对肺结核,以及艾滋病等一些传染病展开预防措施宣传;还可以通过到乡村的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交流,掌握一些课本知识以外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不断进行更多社会体验活动中,利用生物学知识增强其社会服务意识,由此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逐步增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保持积极的创新研究态度,更需要具有持之以恒地精神。将生命观念与理性思维,以及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充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不断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其潜质潜能,并形成有益于促进其终身发展的优秀品质与创新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俊莲. 关于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3(7):154-155.
  [2] 陈温宇. 高中生物作業设计有效策略的思考[J]. 新课程(下),2016(1):184-184.
  [3] 周彦宏. 关于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的思考[J].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4(5):89-90.
  [4] 马晶晶. 优化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 中学生物教学,2017(8x):22-22.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平行班,学生层次相差太大,教师只能根据大部分学生的需要设计课堂进程,不能兼顾学困生。好多地方学困生根本听不懂,他们就表现为简单的不屑于做,难一点的没有自信,他们直接放弃。作为老师必须耐心,让这部分学生在每堂课上也有所收获。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找到自信。当然对于优秀生,上课也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能因为课堂内容大多是基础内容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劲头,要在原有的基础
【内容摘要】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掌握数学概念,才能使高中学生在进行数学解题时能够游刃有余,探寻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引导,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数学概念,为其今后数学学习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以数学概念教学现状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新课标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概念 研究 途径  前言  数学学习
【内容摘要】问题导学法以教师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对问题的深思,对问题解决的创新方法的追求。问题导学法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具有重大作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深度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自信。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应用  初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内容摘要】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启智、明德、创新、成长的目的,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注重专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关键词】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达
【内容摘要】现代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方面如何有效创新是21世纪每位政治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  【关键词】启发 创新 讨论 想象力 发散思维 体验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通过校内历史教师调查和学科组内听课的形式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的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对教学过程中史料的有效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历史 史料教学 史料运用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我们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
【内容摘要】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这主要源于其深刻的内涵。中国的文字不但具有强烈的凝聚力,更富有浓郁的魅力,书法艺术享誉国际。作为国家公民有责任有义务写好自己国家的文字,作为学校更是有责任监督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书写祖国文字。在初中倡导学习书法艺术意义更是重大,它不仅仅是局限于文字本身,对于学生情感、意志、能力都有一定的涵蓄酝涌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 软笔书法 教学研究  电脑的诞生
【内容摘要】在学习过程中同学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错误,这一些错误是同学思维错误、计算错误、分析错误的直接体现。在传统学习当中,错误只是简单的错误,在教师指导并纠正后就会忘记。但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需要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这些错误,在学习当中就需要意识到错误的来源,并根据错误根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达到制错目的。对此,本文详细分析“错题集”在高中理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如何利用问题教学法,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已然成为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问题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对这方面的教学认识,本文通过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教学法 应用分析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除了帮助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教学体系发展逐渐完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逐步向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传统教学中机械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需要,尤其是现代化新课程教学的提出,使教育教学也显示新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高中化学也急需由传统基础知识引导性教学向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教学转变。本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学生学习发展规律与兴趣因素为依托,多角度探究如何在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