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数施肥法的一年生油松菌根化容器苗的供N研究

来源 :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一年生菌根化油松容器苗的最适苗木供N量和供N速率,采用4种不同指数施肥量进行了试验.通过测定苗木生物量和N含量,显示总供N量为80 mg·株-1的处理组在生物量积累和苗木N含量上显著优于其它各组(P〈0.05);在100 d时,该处理可获得0.47 mg·株-1·d-1的N最适添加速率;在该速率下,苗木生物量、N含量分别可以达到845.60 mg·株-1和6.51 mg·株-1.根据生物量和N含量随着供N量增加的回归拟合结果,在107 d的生长过程
其他文献
为确定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在赣北丘陵棉区的最佳播种时期,于2013、2014年分别设置4个播期(4月25日至5月30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中棉所50的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不同
在静置不换水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Hg2+、Cd2+对西藏拟溞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Hg2+和Cd2+对西藏拟溞的24hLC50分别是468.3441μg/L、12.3140 mg/L,48hLC50分别是124.3158μg/L
植物胚后发育主要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又包含幼龄期和成熟期。叶片远轴面表皮毛的出现是拟南芥营养生长时相转变的形态学标志。研究利用拟南芥晚花突变体co-2和ft-1,研究了光周期途径晚花突变对营养生长时相转变(vegetative phase change,VPC)的影响。形态学指标测定和茎端分生组织解剖特征表明,光周期途径相关的两种晚花突变体比野生型Ler晚开花近一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