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错误”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暑假期间,我在“凤凰数学——教材研讨”QQ群里,聆听了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因融错而精彩》这一讲座,又不得不再次反思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错”。
一、课堂没错会怎样
有位老师教学四年级的《设计租车方案》,那节课设计得十分精巧,视角很独特,给我不少启发。课程进展得“异常”顺畅,整节课,老师没出一个错,学生也一个错没有。
下课后,听课教师个别地问一名女孩:“这节课,你们学过了吗?”那女孩仰头看着老师,眼睛里充满着不理解,她小声地回答道:“这是第五遍!”那神情似乎在说:“这您还不知道吗!都是这样啊。”一堂课,全班学生没有一个差错,我们首先要怀疑这节课的真实性:“是不是第一次讲?是不是作秀?”
如果一节课上学生没有一个错,请问这样的课还有上的必要吗?可能确定的教学内容已经存在于学生“已有发展区”内;可能是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在表演,不是没有差错,而是学生的差错没有暴露出来。如果学生对一个学习内容,出教室时和进教室时是一样的,教学不能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质疑这节课的有效性与价值。
二、我们对“差错”的认识
(一)
一、课堂没错会怎样
有位老师教学四年级的《设计租车方案》,那节课设计得十分精巧,视角很独特,给我不少启发。课程进展得“异常”顺畅,整节课,老师没出一个错,学生也一个错没有。
下课后,听课教师个别地问一名女孩:“这节课,你们学过了吗?”那女孩仰头看着老师,眼睛里充满着不理解,她小声地回答道:“这是第五遍!”那神情似乎在说:“这您还不知道吗!都是这样啊。”一堂课,全班学生没有一个差错,我们首先要怀疑这节课的真实性:“是不是第一次讲?是不是作秀?”
如果一节课上学生没有一个错,请问这样的课还有上的必要吗?可能确定的教学内容已经存在于学生“已有发展区”内;可能是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在表演,不是没有差错,而是学生的差错没有暴露出来。如果学生对一个学习内容,出教室时和进教室时是一样的,教学不能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质疑这节课的有效性与价值。
二、我们对“差错”的认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