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限时讲授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多地农村小学教学依旧保持原状,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致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对于此种情况,应当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实施限时讲授,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动手动脑学习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等。基于此,本文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就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实施限时讲授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课堂 限时讲授 实施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情况下是按照教师教学思路展开的,学生只能被动跟着教师的步伐逐步学习知识,因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抑制,并且学生难以有动手动脑参与知识思考与讨论的机会,如此并不利于学生有效学习。这侧面说明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并未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对此,应当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实施限时讲授。限时讲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如此学生之间交流与讨论语文知识,并合作学习,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1]。所以,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实施限时讲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一、限时讲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出于改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考虑,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限时讲授,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讲授时间。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来说,限时讲授时间少了一半,那么教师进行语文课程讲授就比较紧张,如若要保证语文课程在短时间的内全部教授给学生,教师就要准确把握语文教材,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如此才能将语文课程的知识全部且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那么,限时讲授的情况下,如何准确把握语文教材呢?首先,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详细、全面的教材,明确本节课程的主题与重点;其次,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而创设符合学生性格特点、贴近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情境。最后,按照教学方案有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呈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凑而合理地教授学生语文知识[2]。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秋天的雨》课程教学之前,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了几个动画片中一个秋天下雨的片段,将其插入到语文教学方案之中。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及某些道具,营造了秋天场景,在课程开始时播放了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看动画视频,如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随着视频的播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结合视频讲授《秋天的雨》这篇文章,分析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最后让学生相互讨论,总结秋天的雨的特点,如此可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相对自由、轻松、自然地学习知识,这对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有很大帮助。
  二、限时讲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实施限时讲授,并不是说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做,而是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思考知识,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参与讨论,也可以作为引导者在学生讨论出现偏差时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如此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思路、思考方法,懂得如何获取信息资料等[3]。所以,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准确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分散思维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
  三、限时讲授,让学生感受文学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习生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有益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合理地、巧妙地运用限时讲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受到影响和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限时讲授的有效实施,突出文学的美,应当在文章解析的过程中,重点分析关键词或含有文化底蕴的句子的解释,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某些情感、文化,有所领悟。所以,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限时讲授,让学生体会文学美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结语
  限时讲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如此学生之间交流与讨论知识,并合作学习,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限时讲授,应当注意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感受文学美,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收获颇多,如知识、能力、精神、素质等,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云.语文课堂如何实现“限时讲授”[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3):61.
  [2]何艳.限时讲授:如何凸显“语文味”——从《秋天》的生字词教学谈开去[J].小学教学参考,2015(13):61-61,62.
  [3]周兆红.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9):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口语交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科学的设计。本文阐述了口语交际能力和构成,以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提出的背景,并详细说明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提出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课程目标 设计研究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
摘 要: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多阅读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小学阶段更是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本文立足于大量涌进城市的外来工子女课外阅读的现状,提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活动、传授阅读方法、建议安排阅读课程、加强家校联系等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外来工子女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外来工子女 课外阅读习惯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对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末。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用方式多样化的情感教育方式,发挥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对策  教育中不能缺少情感因素,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当前处于认知能
摘 要: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然是一篇立意深刻、感情真挚、充满感人细节的文章,作者认为,除了教会学生技巧层面的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用“灵魂”写作,而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验生活与生命,这必然有助于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增强文章生命的深度和厚度。  关键词: 高中生 记叙文 苦难意识  一、“苦难意识”的内涵与阐释  1.“苦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