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在2011年颁行《刑法修正案(八)》中将社区矫正纳入刑法。经过长时间的理论验证和艰苦的实践总结,我国又在2012年正式颁布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强化和改善了对特殊罪犯的管治和惩罚方法。社区矫正相比监狱矫正来说具备更好的优势,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刑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篇文最后针对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社区矫正;刑法;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40-01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内容
  (一)法律性质的界定。
  在《刑法修正案(八)》颁发之前,我国对社区矫正的性质有各种说法,其中主要有“非监禁行刑说”和“多重性质说”。《社区矫正实行办法》颁布后,明确认定社区矫正拥有刑罚执行和社会福利双重法律属性。通过强调社区矫正的社会和法律属性,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加社区矫正,推动社区矫正从“在社区内进行矫正”到“由社区进行矫正”的彻底转变,还原社区矫正应有的本来面目。所以,社区矫正应该被定性为一种对刑罚的改进制度,是一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人性化的解决矛盾,有步骤的放开权利的救助制度。
  (二)执行主体的演变。
  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颁布之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因此,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很难确立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各部门职责混乱重叠。《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出台后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管理,公安机关则负责依法处理违反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这种以司法行政机关为核心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方式,不仅明确了司法行政机关的执行主体地位,明确了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资格,细化了各个机关的义务,解决了我国长期存在的“双主体”问题;而且能够最大程度上结合我国各部门的力量,为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铺平道路。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上未能适应刑罚方式的改革。
  法律的实践过程中,社会崇尚使用监禁刑,觉得监禁刑是最好的方式,认定罪犯必须呆在牢里,觉得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法律的权威与正义、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刑罚的作用。此外,一些人对社区矫正的执行效果表示怀疑,担心罪犯纳入社会保险,容易造成失控或不好的教育改造,从而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认为罪犯只有呆在监狱里才没有危害。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社区矫正有着极其苛刻的应用条件,多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多数采用的仍然是有期徒刑,社区矫正的使用屈指可数。
  (二)保障措施缺乏。
  之前我国法律规定管制、假释、缓刑以及暂予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均是由公安机关来执行,但是由于公安机关肩负的任务也很重,所以在公安机关内成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也不现实,致使实践中这种监管常常是形式工程,脱管、漏管的现象非常频繁。《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公安机关不再执行前三种刑罚,但对明确的执行单位并未说明。
  (三)配合协调机制不完善。
  因为中国的社区矫正还处于探索阶段,除了一些地区具备基本的系统与相关系统,其他地方基本上只有一个单一的校正系统,对其中许多必须以制度来规范的环节都没有相应的规范,然而一个制度建立后必须得有其他相关匹配的制度来保障其执行。面对上面的种种难题,需要立足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同时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矫正制度来完善我国相应的配套制度。比如,矫正需要组织一个强大专业化团队,要从国家机构中定期选拔出优秀人员进行社区矫正的服务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全国建立一个社区矫正交流的平台,从而改善社区间的交流与沟通,以此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措施
  (一)加紧社区矫正的队伍建设。
  社区队伍的建设是重要的一环,要组建一支专业性强,有责任心,业务性强的社区矫正队伍。因为基层司法是社区矫正的前沿阵地,所以基层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给予财政支持是很重要的,要挑选一批有能力,有经验,有责任心的人员加入队伍,在具体事务中加强社区矫正业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工作需要。同时,队伍的建设必须大力引进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专业人才,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
  (二)完善社区矫正的资金保障和运作机制。
  社区矫正拥有运行成本较低、矫正成果好的优点,这是监禁形式所不具备的,但这并不是说社区矫正工作不需要资金,特别是在这个制度运行的初期,更需要充足的人财物投入作保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尽快解决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这项工作虽然提倡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但它本质上还是为国家服务的,政府必须解决其经费问题。政府必须建立参政保障机制,给予社区矫正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三)改善社区矫正的社区环境。
  改善社区矫正工作,必须继续扩大宣传,吸引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从而最大限度推动矫正工作的发展。在社会资源方面,可扩展思维,努力实现公益事业市场化,如成立罪犯教育基金会,聘请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企業家担任理事,激励他们在提供资金、安置罪犯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增加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声誉,从而达到互利共赢。开展社区矫正,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文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改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使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真正造福全国人民。
  参考文献:
  [1]陈和华.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J].政法论坛.2010年,第28卷,第5期
  [2]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J].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10期
  [3]吴宗宪.社区矫正的问题与前景[J].政法论坛.2003年,第21卷,第3期
  [4]杨彩霞.我国社区矫正评估体系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6年,第6期
  作者简介:亢璐,女,出生于1992年,汉族,甘肃省武威市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关系着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开展政工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政工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33-01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能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挑大梁、担重任,关键在于基层工作。尤其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医疗卫生行业呈现出了持续的发展态势,在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工作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新时期医院党务工作面临着较多的困难,某些环节尚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的发展。结合工作经验,在本文中探讨新时期医院党务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鑒。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党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互联网+”的由来以及它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互联网+出版”趋势不可逆转,传统出版业”危机”并存,必须迎难而上,投身于互联网浪潮。同时,编辑需用互联网思维指导自己的工作,并能熟练运用互联网工具确保出版的“内容为王”。  关键词:互联网+;编辑能力;大数据;碎片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37-02  一、“互联网
当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在筹划第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时,他们就来到芝加哥,了解我们自己的国际制造技术展(IMTS)的运作情况。那时候,我们已经有差不多60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中相当一部分由祖辈隔代抚养。相比临代抚养的儿童,隔代抚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情绪情感心理、道德心理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兴利除弊,多管齐下,确保农村留守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加速,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其是老人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必需解决的重中之重。因此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成为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关键点,也成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一直在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是否真实有效。本文将从这个方面具体分析养老保险有效需
@税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税种结构优化及其策略l曹树武V.l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l马拴友”.4如何构建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税收制度l彭成洪”.7进一步完善税制必须坚持财政原则l
期刊
分子筛吸附效果严重下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监测,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了空分装置的平稳生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写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奖励扶助制度可以帮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解决养老保障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一制度需要进行改革,因此本文针对奖励扶助制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