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去触摸世界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u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触摸世界之巅》
  [美]艾瑞克·维汉梅尔著
  青岛出版社 2008.9
  定价:38.00元
  
  艾瑞克·维汉梅尔,美国的一个盲人,他挑战生命极限,攀登世界高峰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美国读者,被誉为第二个海伦·凯勒。
  艾瑞克·维汉梅尔生来患有视网膜分层剥离,在13岁的时候便已完全失明。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依靠顽强的意志,他不仅战胜了残疾,更活出了连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精彩而传奇的人生。
  在用生命写就的《触摸世界之巅》这本启迪人心的回忆录里,艾瑞克倾情讲述了他是如何克服失明带来的不便,冲破种种逆境,从而登临世界之巅的。当今世界,——量的源泉精彩而传奇的人生。从白雪皑皑的麦金利顶峰到岩石丛生的阿空加瓜山顶与乞力马扎罗山顶,再到最终凯旋珠穆朗玛峰,艾瑞克超越自我、勇敢攀登,踏遍了各大洲的最高峰。完成同样壮举的登山运动员,当今世界也不足100人。
  书中对亲情的描写尤其感人,母亲的虔诚祈祷、真心祈求,父亲的不断鼓励、支持信任……都让人倍加感动。艾瑞克说,“人生好比攀岩,那份顶立巅峰、傲然俯视的个人成功背后往往是整个团队的精诚协作。为此,我深深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一直以来,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为我的人生旅途带来一个又一个契机;让希望与信念在我心底生根发芽。正是你们的这份支持,使得我最终达成人生的壮举。”
  勇气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艾瑞克的故事其实是写给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残疾人看的,以帮助点燃他们心中微弱的希望之火。但是,肌体健康的人读后也一定会感慨不已——为了实现梦想,凡人总要接受万千磨砺,而勇气不在磨难中消亡,就在磨难中昂扬。有感于艾瑞克的非凡勇气,第一夫人劳拉亲自推荐《触摸世界之巅》为年度百佳图书之一。目前,该书已被翻译成7种语言在11个国家发行。
  这本书还被许多美国大中学校采用,在波斯顿大学开设的《美国历险史》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商业人物》课程中,《触摸世界之巅》被指定为教程的阅读材料。
  2004年4月,艾瑞克在费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该市的49所中学,包括公立、私立、教会和盲人学校都在阅读《触摸世界之巅》,教师们把本书的内容编入教材,艾瑞克带着攀登珠峰的队友亲自到这些学校做演讲和报告。为了配合艾瑞克的“勇气教育计划”,美国同时推出了DVD和图书一起销售。
  美国《出版周刊》对该书的介绍是:这是一部优秀的对青少年成长有益的图书。艾瑞克的一生,从他渐渐失去视觉的那一刻写起,清晰地描述了他的心理历程,让读者看到他是如何从接受命运的转变到主动选择转变自己的命运的。
  除了攀登历险本身之外,那些大山高峰就如同他的心灵导师,让他“看到”也“触摸”到了自己身上的坚韧、幽默、勇于接受挑战和对周围人的关心等一些人世间美好的东西。
  海伦·凯勒有一句名言:我孤身一人,微不足道,但我仍然拥有一份力量;我无力缔造世界,成就一切,但我仍可有所作为。艾瑞克的坚强、伟大和成功,正是源自对个体生命的不抛弃、不放弃,源自对个体卑微生命的张扬和尊重,才使得他在黑暗世界中绽放得如花灿烂。
  艾瑞克还是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这要归因于他早逝的母亲,一位无畏的母亲。除此之外,他的恋爱、婚姻及其对自己孩子的爱,还有他心爱的导盲犬,这一切让这本自传变得真实而又有趣味。
其他文献
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历史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历史课堂上将一些互动话题和活动与知识点相融合,在讲解知识时巧妙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点的价值与意义,从思想意识中产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探究的想法,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讲述故事,整理成文  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故事对于他们依然有吸引力,当有故事进行讲述时,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
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回望中国”业务主题年的开年之际,联合福建博物院、广州博物馆、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等六家机构主办了“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1868-1872)”。这是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逊(1837-1921)关于中国专题的首次展览。展出的照片是他在1868年至1872年间,行程近8000公里,游历广东、福建、北京、华东和华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时拍摄的,他为我们开启了另一种视角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