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策略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小学的教学效率,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上多花心思。重点在备课环节、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诸多环节上下功夫。通过课堂教学的情景铺设,从而有效地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25-01
  兴趣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该切实抓好对学生兴趣方面的培养。当前,不少小学教师都意识到了兴趣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故而采取了各種教学策略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基于这一思考出发,本文以统编教材小学数学为例,就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做一下探讨,以保证他们的数学教学效率。
  一、教案设计要建立在合理的情景模式下开展
  教案设计是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教师备课环节上多花心思。要做好这一点的关键,需要小学教师在教案设计上多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情景化的教学活动,首先做到教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审美情绪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如果教案设计上能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那么,自然而然就会走进学生的心里,能够顺利地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上,进而潜移默化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作为受教育者,学生自然希望能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他们熟悉的东西,对此,教师的教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围绕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案设计中加入学生乐于接受的某些因素。同时教案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出发,也是发展学生的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流程开展授课。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人民币的外形,每一种面值的不同之处。其次,让学生回答自己看到的人民币的样子。再次用PPT还原每一张人民币面值的图片,并让学生说出面值的大小。最后,教师指导操作,通过语音的介绍方式说明人民币各种面值的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境化的氛围之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这种教案预设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和动画的方式渗透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侧重生活化教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是他们学习的一部分,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还应该从学生的认识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充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每一处环节都有数学的存在,因而就会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样以数学知识中的《比》为教学内容展开。
  比如在讲“认识比”这部分内容时,要侧重讲解比的方法,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展开教学,在具体授课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如下环节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拉近了学生的认知熟练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以为爷爷过生日为生活化的场景展开,教师描述情景场面:在爷爷的生日晚宴上,一家人为爷爷准备了一个大大的蛋糕,但爷爷提出要每个人都能分得一份,并且要求每份一样多。一家人总共8口人,该如何分才算合理呢?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抢着回答,因为这种生活化的实例的的确确在他们自己身边遇到过。
  教师说:“每个人份的一样多,那就是一个蛋糕八个人分,也就是1/8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1/8写在黑板上。然后再给学生讲解说:“八个人分一个蛋糕,那就是每个人只能分到八分之一了。”
  在这种情景下,教师用的是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的场景为出发点,学生就会把生活中的问题和实际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同时再把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和实际生活情况加以联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课后作业设计要注重实践操作
  课堂教学环节完成之后,重要的是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课外作业的布置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环节之一,要做到课堂教学的设计合理化展开,就需要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过程中采用较为实践性强的策略,只有让学生在课外实践的参与中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意识,才能将所学知识和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就为学生的兴趣有了充分的认识。
  比如,以数学内容《观察物体》这一部分知识为例,教师完成授课任务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后练习。回家之后,以自己家里的某一个物体为例,通过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然后画出物体的各个角度观察它们的图形。第二天在课前教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通过类似的课后作业,安排一些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契机,就必须注重在教案设计上抓住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场景还原、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联系实际。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所包含的节日文化博大精深,节日习俗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启蒙教育契机。传统节庆文化如何纳入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启蒙教育中,这种研究和实践显得尤有价值,本文以端午节为例对传统节庆文化对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价值和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以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幼儿亲社会能力。  关键词传统节日;端午节;亲社行为;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比重的增大,中小学已经开始享受到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让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以动静皆宜图文并茂相结合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让学生体验到多媒体的魅力所在。另外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上课时跟紧教师的步伐,使学生一整节课都在听课的状态当中,这样充分发挥了多媒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应对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这样情况下,为了保障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成效,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翻转课堂的关键价值和意义,继而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进行实践。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此类方法应用具备较强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客观认识,明确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是学生本身,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并合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教学质量优化,提高最终应
摘 要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除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还有对各行各业创新能力的质疑,教育教学水平必须适应先进社会的发展速度,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最本质的教育模式的变革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填鸭式”的被动学习阻碍了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探究在如今的现状下,通过何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新能力;具体做法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探究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的优化路径能够推动高中音乐鉴赏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实施,因此本文从民族音乐的特征出发,对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民族音乐鉴赏教学提出几点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14-01  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民乐、京剧、亚非音乐、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宗教复调音乐等,这些音乐作
摘 要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要时刻迎合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同时班主任也要提高自身素养和思想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教学不仅是要培养学生成才,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成人。必须重视做好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育理念,改进自己的德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创新管理;德育管理;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
摘 要“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价值表现的愈发突出,多媒体已经成为老师整合、传递、分享教学资源的重要工具。科技、学科、教学的相互结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初中音乐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微课”教学的设计和运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微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
摘 要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必修课之一,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语句、修辞手法,具备口语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实施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学生在优质的课堂导入策略下,能够深刻记忆英语重、难点,且实现语句与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因此,英语教师要加大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英语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教学策略  中图分
摘 要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本心理品质,自信心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有很多,要想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帮助缺乏自信心的幼儿找回自信,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自信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信心理品质,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缺失;反思;教育  
摘要地理思维的培养是中学生地理教学的重要方面,养成地理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有效率和质量的学习。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培養学生的地理思维,解决学生在学习地理上的难题,突破思维限制,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思维;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101-02  传统的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