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细胞DNA含量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华西医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胃癌细胞DNA含量、S期细胞比率(SPF )和G2/M期细胞比率(G2/MPF)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异倍体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及SPF显著高于二倍体胃癌(P<0.05).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转移距离越远,也常发生在异倍体癌.而G2/MPF则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以上结果表明:胃癌细胞DNA含量、SPF与淋巴结转移个数、转移距离有一定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硝苯吡啶以及硝苯吡啶与格列本脲合用对空腹大鼠和肾上腺素诱发高血糖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含量.结果:硝苯吡啶2.5mg/kg ig使
目的 :了解P16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甲基化改变及这一改变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 31例膀胱TCCs标本及 9例正常膀胱粘膜P16基因甲基化。结果 :正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丁基胆碱酯酶(BCHE)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AD)的相关情况.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在38例AD患者和40名正常人中观察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Rb在人胶质瘤SHG-44细胞调亡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N端Rb蛋白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SHG-44胶质瘤细胞株Rb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用VP16诱导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氨基酸谱的影响与机制。方法 选择30例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运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输血治疗
为分析儿童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 (AMLL)免疫表型、胞浆抗原表达特点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6 7例儿童急性白血病 (AL)进行免疫分型 ,发现AMLL 7例 ,其中 5例T/BAMLL ,T/髓细
紫杉醇(Paclitaxel,泰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国内已有报道,但同一患者连续应用累积剂量达3360mg,国内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58岁。于1996年2月体检时胸部CT发现左下
1994~1997年4年间,对266株志贺痢疾杆菌对30种抗生素敏感性比较发现,对氨苄西林、依诺沙星的耐药率4年来显著增加,对治疗菌痢的常用药物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依诺沙星除外)
目的:为了降低骨巨细胞瘤刮除加植骨术后的五年复发率.方法:对8例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病人作了刮除术后加开放式冷冻外科治疗,并对其中5例作了术中冷冻肿瘤标本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目的 :探讨性别和环境温度对小鼠急性重复缺氧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 ,比较雌、雄小鼠 1 ,2 ,3,4次重复缺氧标准耐受时间 ;分别在 ( 5± 1 )℃、( 1 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