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探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ngqing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众多,学科教学设计需要有更多的对接和观照,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入对接,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如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创优信息化教学方法、创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创新信息化教学训练等策略,都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的动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75-02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现代课堂教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明显增强,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带来的辅助作用是极为显著的,教师需要科学、适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的教法支持,让学科教学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生态
  信息媒体具有强大的展示功能和联网功能,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的信息素材,自然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重要的教学辅助。
  1.信息情境
  多媒体、白板等信息技术设备,能够将丰富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的冲击,其教学启动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同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还能够将抽象的、深奥的、无形的学科内容进行直观的、具体的、有形的处理,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历练。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已经不局限在电子课件的播放单一形式之上,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集和展示,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展开互动交流,都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帮助,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模拟实验
  一些自然学科教学需要涉及一些实验内容,如果教师利用现实条件展开实验操作,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训练,都会存在一些难度。特别是对实验条件和环境要求更高的实验,很难让学生有亲自参与的机会。教师利用信息媒体技术则可以轻松地将实验搬上大屏幕,运用动画视频形式,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展示,而且不产生任何观看死角。特别是对实验原理的直观解读,能够让学生顺利掌握实验过程。即使是现场实验,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但对实验的解读还是难题,教师借助信息媒体技术进行实验分析,也能够顺利解决这个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认知和体验。
  二、创优信息化教学方法,凸显双主地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够为教师提供线上授课的机会,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的可能,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进,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线上授课
  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不妨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先发布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和训练,或者要求学生进行信息搜集,先前展开学科学习,为课堂教师的教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借助云平台,或者一些学科资源网,随时为学生投放信息,让学生对学科信息进行整合处理,都可以形成崭新的课堂教学景象。课下让学生利用翻转课堂展开学习和训练,或者是为学生布设电子作业,都能够让学生走出单一书面作业的束缚,让学生在更广泛的学习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
  2.在线学习
  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如何才能适应这个新常态,学科教学如何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动力,这是学科教师需要解决的课题。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更多网络学习的选择,如云空间、在线慕课、智能平板等,都属于网络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取向展开教学引导,为学生布设更多适合的学习内容,能够快速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新的学科教学亮点。
  三、创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立体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建立,为学科课堂教学带来更多选项,教师利用微课进行展示和引导,或者利用远程教育进行互动交流,都能够形成新的教学启动点。
  1.微课展示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媒体展示课件,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素材,特别是微课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学科教学无可替代的存在。微课是以微视频形式呈现的一种课件,教师集中对一个知识点展开专门的解读、训练、归结、内化等设计和操作,为学生带来专项性的学习和体验。学生从微课中获得的学习信息更为集中和专业,其激励效果也会更为丰富。微课将“平面化”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立體化”,学生学习体验更为直观和有形,由此建立起来的学科认知也会更为深刻和牢固,学生接受度更高。
  2.远程互动
  学生对远程教学有更多的心理期待,这无疑是重要的教学契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适时引入远程教学,让学生能够随时进入其他课堂之中,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冲击,其助学效果也会更为丰富。网络交流是学生比较常用的学习方式,学科教学科学应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设计,能够让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谐。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到来,给学科教学带来技术支持和思想冲击,学科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发动教学,学生利用交互机会形成信息共享,给常规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对丰富学生的学法提供积极帮助。
  四、创新信息化教学训练,强化延伸实践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教与学关系的一种“翻转”,这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产物。教师课堂教学中来不及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投放微课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展开远程性学习,可以进行更为便利的学习。翻转课堂是以微课形式构建的,教师投放网络交互平台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自由性学习,因为可以反复观看,学生自学会更为深透。翻转课堂集中某一个知识点展开专门讲解和训练,其学习难度不大,学生能够自行掌握,并在对应训练中进行强化,这是最为简便的远程教学,其应用价值极为广泛。翻转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一种方式,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产生更多教学形式,学生学习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唯有科学设计和利用,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助学作用,为学科教学带来划时代的发展。
  2.电子作业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科作业设计,可以用电子形式呈现,对学生带来的历练也打破了常规,能够形成立体化的操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多个方面展开训练。如图片类作业、视频类作业,其展示形式灵动多变,激发效果极为显著,学生从作业中获得的学习信息也会更为丰富。因为作业形式众多,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够及时参与其中,其训练效率会大大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科作业训练创造更多的契机,教师有了更多的选择,学生也有了更多的体验,自然是一种双赢的结果。电子作业的出现,开创了新作业时代,为后来的作业革新创造契机。
  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生活常态,教师针对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设计,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助学优势,在更广泛的领域形成学习支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搭建教学平台、延伸教学实践,都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特别是大形势下的线上教学,这是信息技术的最经典应用。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抓好课程资源开发,是推动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深入发掘课程内容,抓住意外生成科学开发课程资源,运用新媒体资源平台开发课程资源,紧密结合实践性活动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73-01  品德与社会属于综合性学科,
[摘 要]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读寓言故事能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寓言教学价值的挖掘,依托教材文本,引领学生感悟寓言的语言特色,并能把寓言故事讲得生动具体,理解寓言所包含的深刻道理。这样教学,不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且让学生受到教育,学会做人。  [关键词]寓言故事;教学价值;教材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的基础是对信息的提取与整合,是对内容的把握与梳理。在不同年段、不同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巧妙借助图表及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提取信息、梳理情节、把握主旨,让更多的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言语实践活动中,更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阅读能力;深入理解;图表;信息;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计算思维是个体运用计算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问题解决时产生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化进程不断发展,计算思维教育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也被广为关注。在对计算思维进行概述及对南通市1500名学生进行调研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中小学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案,并就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信息技
[摘 要]随班就读目的在于促使特殊儿童回归主流,与普通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由于这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较慢,与班级其他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敏感的他们有时甚至会认为自己被抛弃,导致自我封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结合具体案例,从原因分析,策略指导,情感体验等方面探索教师如何选择适合的时间,运用适合的方法,给予适合的力量,促使其心理健康地发展,帮助他们融入班集体中。  [关键词]心理健康;随班就读;融合
[摘 要]“素质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否实现双赢”?“智肥德瘦体弱”是否普遍存在?朱永新教授的话犹在耳畔:“对于中国教育而言,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和重构。”是的,只有行动才能立起来。安徽滁州市湖心路小学正是通过行动起来,优化管理,学校呈现出了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一手好字;特长凸显;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文学与音乐、绘画等艺术本是一体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语文课堂中融入音乐,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写字教学、朗读教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用音乐来营造学习氛围,激活、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丰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写字;朗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体验是学生真实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体验学习;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