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研究心肺复苏成功后72 h内脑功能、脑水肿的动态变化趋势和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五指山猪33只,致颤8 min后按标准心肺复苏操作,复苏成功30只,随机分为低温组(15只)和常温组(15只)。低温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给予血管内降温,将核心体温以最快速度降至33℃,维持低温12 h后被动复温(0.5℃/h)至37℃,常温组不干预温度,两组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于基础状态和ROSC后6 h,12 h,24 h,72 h行脑组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 Student t 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低温组72 h成活率显著优于常温组(73.3%vs.40%,P<0.05),72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常温组(43.81分vs.119.50分,P<0.01)。DWI结果显示,低温组表观弥散系数值较常温组降低幅度小,DWI图像相同时间点脑水肿程度较常温组轻。结论心脏骤停复苏后早期即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脑水肿在复苏后6h最严重,此后逐渐恢复;亚低温疗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减轻脑细胞水肿,对脑复苏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对复苏后脑损伤进行动态监测,对干预措施进行动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