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当今社会的新形式与新变化为背景,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于当代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分析,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尝试性的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希望寻找出此类问题解决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解析
当每个人即将告别大学校园即将踏入社会时,都会产生不安与迷茫的情绪,这是没有做好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准备的正常反应。如果解决的好,毕业生就能快速的适应角色的转变,顺利的进入工作岗位;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与帮助学生转变心态、明确目标,做好进入社会工作岗位的准备。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
职业生涯规划(或者职业生涯设计),目前学界公认的概念是指个人与组织(这里的组织应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为学校,二是社会)相结合,在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观与客观所存在的条件进行综合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本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综合来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充分分析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的职业目标,从而在科学的认识之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并且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在毕业以后能够基本按照自己设定的诸阶段,有计划的实施具体行动,以达到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在职业生涯规划兴起之初,有关它的教育行为就已经被许多大企业所广泛的重视。最早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西方许多大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指向是员工在该企业内部个人发展目标的设定,并与企业相关培训工作开展相结合。因为其对员工与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忠诚度,同时也充实了企业的人才储备,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成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高等院校与许多企业的对接越来越紧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被逐步引入到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中。
综上所述,有效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非简单地以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为目的,其内涵在于通过我们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与把握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在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与特长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性的分析与设计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描绘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从业蓝图。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首先要培养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的方法,引导学生提炼自己的品格行为,通过系统的培训与有目的的课程培养学生凝聚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最终使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认清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使之能够更科学、更合理自我定位,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今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大多数的在校生由于知识层面和经验阅历的局限性,并不了解当今社会的具体需求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准备。同时学生也缺乏对自我的深入理解与认知,更不要说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所以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也没有掌握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方式。虽然有的学生有一些自己的设想,但一般都是感性的、不科学的,也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目前多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无法让学生学习到清楚的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和评价自己的方法,也没有系统的教授学生如何结合自身的现状与条件去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与岗位。目前,随着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大部分的高等学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上还没有形成一种体系,这并不能达到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进行全面指导的目的。
综上所述,目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多数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进展缓慢。有的学校虽然足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先天优势不足,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2)多数学生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的学习目标仅仅是为找到一份工作,而对自己未来长远的人生道路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如我们在一个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经常看到的片段那样,有很多台上的大学生是比较优秀的,但是当别人问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时,都表现的不知所措。(3)在教育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缺失。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多数过于偏重他们的专业,而把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问题全部推给年轻的辅导员,而这些辅导员多数也是刚刚结束求学生涯,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甚理解。这样的情况是我们没有贯彻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4)在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过于强调单纯的职业观念,没有切实的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产生帮助,致使许多毕业生职业能力低下,是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这一严重问题的间接产生因素之一。
三、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的思考
在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重点在于一个完善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立。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情况是复杂的,且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分阶段的长期过程。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来共同的支撑。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找到工作,也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我们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设作为我们教育环节的重点,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的水平与能力,增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通过对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分析,我认为其策略应该由以下几点:
1、 建立健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较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是有理念作为支撑,按照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阶段,有目的的、针对性的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首先,高校应在学生入校之处针对性地宣传与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并结合成功案例,让其尽早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是关键之处,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性的教育,让学生的大学生活都围绕自身综合能力提升,为“职业准备”开展各项课余活动,有意识地关注社会职业需求,找准努力方向,进而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与自身目标性培养。
2、齐头并进,多法并举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分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内容与方法都不尽相同。比如说在初期阶段,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自我认知,并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来测评学生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这就需要引入职业测评体系,来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我们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大学生需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从而能够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方案。
3、 建设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关系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能否顺利实施,能否达到实际效果。这需要从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教学设施建设两方面着手。首先有必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需的硬件设施,如职业咨询辅导室、就业信息查询室、面试模拟室等职业生涯教育设施。同时购买必要的专业职业测评软件,综合性的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和必要的咨询。其次,要改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全依赖于辅导员的现象。必须通过大力的培养与引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我们要结合国内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专职、兼职、外聘等多种形式,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适应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需要。
课题:2012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 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课题编号JYB2012172。
参考文献:
[1]赵北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任志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7.
[3]刘俊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1.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解析
当每个人即将告别大学校园即将踏入社会时,都会产生不安与迷茫的情绪,这是没有做好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准备的正常反应。如果解决的好,毕业生就能快速的适应角色的转变,顺利的进入工作岗位;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与帮助学生转变心态、明确目标,做好进入社会工作岗位的准备。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
职业生涯规划(或者职业生涯设计),目前学界公认的概念是指个人与组织(这里的组织应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为学校,二是社会)相结合,在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观与客观所存在的条件进行综合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本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综合来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充分分析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的职业目标,从而在科学的认识之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并且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在毕业以后能够基本按照自己设定的诸阶段,有计划的实施具体行动,以达到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在职业生涯规划兴起之初,有关它的教育行为就已经被许多大企业所广泛的重视。最早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西方许多大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指向是员工在该企业内部个人发展目标的设定,并与企业相关培训工作开展相结合。因为其对员工与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忠诚度,同时也充实了企业的人才储备,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成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高等院校与许多企业的对接越来越紧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被逐步引入到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中。
综上所述,有效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非简单地以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为目的,其内涵在于通过我们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与把握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在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与特长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性的分析与设计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描绘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从业蓝图。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首先要培养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的方法,引导学生提炼自己的品格行为,通过系统的培训与有目的的课程培养学生凝聚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最终使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认清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使之能够更科学、更合理自我定位,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今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大多数的在校生由于知识层面和经验阅历的局限性,并不了解当今社会的具体需求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准备。同时学生也缺乏对自我的深入理解与认知,更不要说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所以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也没有掌握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方式。虽然有的学生有一些自己的设想,但一般都是感性的、不科学的,也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目前多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无法让学生学习到清楚的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和评价自己的方法,也没有系统的教授学生如何结合自身的现状与条件去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与岗位。目前,随着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大部分的高等学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上还没有形成一种体系,这并不能达到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进行全面指导的目的。
综上所述,目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多数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进展缓慢。有的学校虽然足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先天优势不足,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2)多数学生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的学习目标仅仅是为找到一份工作,而对自己未来长远的人生道路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如我们在一个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经常看到的片段那样,有很多台上的大学生是比较优秀的,但是当别人问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时,都表现的不知所措。(3)在教育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缺失。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多数过于偏重他们的专业,而把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问题全部推给年轻的辅导员,而这些辅导员多数也是刚刚结束求学生涯,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甚理解。这样的情况是我们没有贯彻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4)在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过于强调单纯的职业观念,没有切实的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产生帮助,致使许多毕业生职业能力低下,是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这一严重问题的间接产生因素之一。
三、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的思考
在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重点在于一个完善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立。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情况是复杂的,且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分阶段的长期过程。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来共同的支撑。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找到工作,也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我们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设作为我们教育环节的重点,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的水平与能力,增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通过对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分析,我认为其策略应该由以下几点:
1、 建立健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较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是有理念作为支撑,按照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阶段,有目的的、针对性的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首先,高校应在学生入校之处针对性地宣传与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并结合成功案例,让其尽早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是关键之处,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性的教育,让学生的大学生活都围绕自身综合能力提升,为“职业准备”开展各项课余活动,有意识地关注社会职业需求,找准努力方向,进而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与自身目标性培养。
2、齐头并进,多法并举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分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内容与方法都不尽相同。比如说在初期阶段,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自我认知,并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来测评学生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这就需要引入职业测评体系,来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我们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大学生需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从而能够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方案。
3、 建设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关系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能否顺利实施,能否达到实际效果。这需要从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教学设施建设两方面着手。首先有必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需的硬件设施,如职业咨询辅导室、就业信息查询室、面试模拟室等职业生涯教育设施。同时购买必要的专业职业测评软件,综合性的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和必要的咨询。其次,要改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全依赖于辅导员的现象。必须通过大力的培养与引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我们要结合国内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专职、兼职、外聘等多种形式,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适应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需要。
课题:2012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 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课题编号JYB2012172。
参考文献:
[1]赵北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任志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7.
[3]刘俊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1.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