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买地产股吗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产股的估值底线就是这么简单的净资产价值。
  房地产公司的估值,看似非常简单,有多少土地卖多少钱。但也不是这么简单,同样的土地,可能万科能赚更多的钱,到了有的公司手上,弄不好会亏钱。于是,地产股有了一个特别的估值方法——资产净值重估(Revaluated Net Asset Value,RNAV)。
  为什么要重估?因为土地会升值。2017年夏天,掀起了对房地产公司土地价值重估的高潮。可以想见,在这个地王迭起、土地拍卖价格频创新高、“面粉比面包贵”的疯狂环境中,各房地产公司原有的土地在不断重估之下,其“价值”一定是远远高于其账面所载。
  如果仅仅是重估,可能还不能造成地产股的疯狂,分析师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账上的现金是能买地的,现有的土地挣了钱之后也还是要买地的,买来地之后能挣更多钱的。于是,分析师们开始认为,合理股价应该是RNAV的一个倍数,其中以两倍的说法最为常见。经常在分析师的报告中看到诸如“公司RNAV20元,合理股价40元”的说法。
  如果觉得给RMAV翻倍还不过瘾,干脆对地产公司的估值方法升个级,干脆用PE。站在2017年预测2018年,对房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片乐观:房价涨得快,销量没问题,能结算的房子都是2017年以前拿的土地,成本低。对这个盈利给予20倍的动态PE,股价上涨空间无限。
  一个强周期的行业,在它盈利能力最强的时候,给予20倍的动态PE。如果这句话仅仅是一个命题放在你的面前,估计你绝对不会赞同。但如果是2017年的夏天,有人告诉你要给房地产2018年10倍的动态PE,你会反对吗?
  自认为价值投资的人们,在2007年夏日的疯狂中,正陶醉于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的伟大前景,一切政策调控自然都被认为是不可能挡住“历史潮流”的。当2007年8月关于保障性住房的法规颁布后,笔者曾在一个小范围的会议中预言,房地产将面临结构性变化,尽管这一变化的具体方式当时还不敢断定,但现在看来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强周期的行业,这与该行业的长期发展之间不矛盾。马克思早就告诉了我们“螺旋式上升”的道理,要相信“螺旋”总会来的。
  那么,这个“螺旋”的上升中轴在哪里?就是RNAV。
  RNAV也是蒙着面纱的,不同的分析师,估计得也不一样。如果你有兴趣查查“深长城”的研究报告,你会发现不同分析师估计的RNAV竟有数倍之差。如果你查查“广宇发展”的RNAV,你会发现有的分析师的估值竟然是当前股价的5倍之多。
  但当前市场中,RNAV打折已经是很正常的现象了。那折扣的底线在哪里?一个最差的公司,這个底线应该是真实的净资产价值(NAV)。这里强调是真实的NAV,是因为有的公司的净资产是不真实的,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可能收不回,预付账款打水漂,固定资产价值高估,金融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存在泡沫等等。如果排除这些不真实,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应该是RNAV的底线。
  RNAV与NAV的差异在哪里?在于对土地价值的估计,前者根据估计的未来收益对土地价值进行了重估,后者则应回归现实,按照能够最快出手的原则,给定一个容易变现的价格。NAV是肯定比RNAV要低的。NAV也不是一成不变,但至少在每一个时点都是现实的。当一个公司的股价低于NAV的时候,可以考虑收购其股份实现间接的地产开发,而不是直接购买土地。
  即便一个公司的股价低于真正的NAV,也不代表具有投资价值。因为拙劣的管理者是会践踏价值的。所以,优秀的团队总能使公司的股价高于其NAV。但即便是最拙劣的管理者,只要其股价低于NAV的幅度过大,也会想到寻找收购者以实现价值。这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博弈的一般均衡。
  穿过估值的迷雾,原来地产股的估值底线就这么简单的NAV。当人们使用RNAV时尚属正常,如果试图给予两倍估值,甚至要换用PE估值方法的时候,就该卖出地产股了。当股价已经低于经得起考验的真实的NAV的时候,地产股也该暂缓下滑的步伐了。
其他文献
期刊
指数化投资是当前国际债券市场长期资金的主流投资方式。作为中国资本与金融项下容纳外资的蓄水池,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将向成熟市场的被动投资模式看齐。  债券市场通常是主要经济体容纳国际投资者持有本币储备资产的最大蓄水池。在中国政府已经为国际投资者打开QFII/RQFII、CIBM直接入市投资、债券通等渠道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之后,国际投资者仍期待更多元化、更符合其交投习惯的模式参与中国债市。  中国人
期刊
10万元左右的主打车型,在全面降价最高2万元之后销量同比仍不见起色,长城汽车(601633.SH,2333.HK)似乎真的遇到问题了.rn8月底,长城汽车旗下哈弗SUV在其官网宣布全线降价,最
期刊
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的是发动机的配件并配套发动机(主要提供发动机给整车生产厂),最终和汽车生产厂联合生产出整车.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除了加强内部管理外,还要
高位炒股、不成功的多元化、乱投资等,成为吞噬上市公司价值的资金黑洞。  2018年以来,随着A股各大指数的深幅调整和个股的普遍下跌,股权质押平仓危机再度来袭。马应龙(600993.SH)作为高质押队伍中的一员,其背后的质押风险不容忽视。  资料显示,马应龙是一家有着400多年经营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核心主导产品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等药品,其治痔类药品一直在国内市场同类药品中居领先
期刊
从重要性来看,三季报是仅次于年报的。因上市公司的基本经营数据已经可以大体估算出来,三季度的同比增幅差不多约等于全年的增幅。  上市公司一年会公布四次财务报告,两次季报(一季度季报和三季度季报),一次半年报和一次年报,这些财报之间,有什么区别?  首先年报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内容详实,数据相对精准,通常多达数百页,从经营范围到行业状况应有尽有,是不可多得的用来进行企业基本面分析的基础材
期刊
非洲猪瘟使猪周期加速见底,四季度猪价将呈震荡走势。  201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导致养殖企业的业绩急转直下,大量亏损。  三季度,生猪价格反弹,行业景气开始回升,却在8月初遭遇非洲猪瘟,疫情的发展逐渐成为影响各地生猪价格的重要因素,也使生猪流通领域规范化成为大势所趋。部分扭亏  10月15日,龙大肉食(002726.SZ)对前三季度的业绩预告进行了修正,预计1-9月公司的净利润
期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企业也在不断寻找着改革之路,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形势条件下,如何积极探索企业的发展道路是我们要面临的重大课题,企
华业资本近几年本想通过收购跨界发展医疗和金融投资,却不料第二大股东玩失踪,留下巨额应收账款或将难以收回。  华业资本(600240.SH)近来的处境有些不好。  股价暴跌!大股东爆仓!信用跳水!银行追债!增持落空!债权逾期!  最严重的是,巨额资金被骗!公司现有应收账款存量规模为101.89亿元,全部为从转让方恒韵医药受让取得。公司聘请的律师认为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的应收账款债权交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