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目录学、版本学在治学中关系的解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d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录学、版本学是两门既有联系,又互相独立的古老学科。在我们的古籍研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治学中不可偏颇。本文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解读,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正确的对待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目录学 版本学 关系 解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99-02
  目录学、版本学都是较为古老的学科,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治学,研史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两门学科既有联系,又有独立,既有自身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又有相辅相成的相互关系,很难说谁主谁辅,下面浅谈一下本人对这两门学科的关系的看法。
  1 目录学的形成、发展及成熟
  目录一词始出自《七略》,其中说:“《尚书》有青丝编目录”,此词一直为后人所沿用。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是书名或一书中的篇、卷的名称。录就是对目的说明介绍,即把书的内容、作者事迹、书的评价和存佚、流失情况及校勘经过等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一批书名或篇卷名与说明介绍编次在一起,就称为目录,也称书目。
  目录在我国起源较早,公元前一世纪,劉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和《七略》是最早的比较完备的目录专书,但是,该书已经佚失。不过,《汉书·艺文志》基本上保留了《七略》的内容,因此,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目录。
  目录学的起源很早,《尚书》《诗经》的序文都可以看作是目录的雏形,“目、录”二字的连用,始于东汉末年郑玄的《三礼目录》。不过在西汉末年刘向、刘散父子第一次大规模的整理中外典籍,详校文字异同,核定篇目,确定书名,创立目录学上的六分法,撰写成《别录》《七略》时,就己经形成了真正的目录学。
  其中《校雠通义》是校样学理论的集大成著作,是继(宋),郑樵之《校雠略》之后的又一本校雠理论专著,该书所论也是广义的校雠。“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提出的我国古典目录学本体论,是我国古典目录学思想最具价值的部分,它不仅包括三层逐级递增的层面,即对文献的整理;对文献文本内容的疏理以及对文献超文本内涵的疏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辨”与“考”使学术源流得以“彰显、镜现”。在此书中章学诚阐述了自己的思想理论,即“宗刘、补郑、正俗”,在主要阐述刘氏《七略》之旨的同时,对编目、提要、校勘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目录学的理论。正如王重民先生所言其校雌学论述的正是目录学的方法理论,其“校雌心法正代表着这一时期我国目录学方法和理论中的最高成就”。
  目录的主要功用在于记录图书文献的有关信息,如书名、攥者,卷数,版本、提要等。如果从这方面来说版本学确实是目录学的一部分。目录对读史书和治史以及研读古文献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 版本学的出现、形成及运用
  版和本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分别对书籍的称谓。版本二字联用,成为固定的名称,始于宋初,在此之前,人们把手抄的书籍称为“本”刘向在谈到他校理图书时,就说:“一人持本,一人读书。”印刷术发明以后,人们把雕版印刷的书称为“版”。即雕版谓之版,写本谓之本。
  古书的版本有两大类,及抄本和刻本。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抄本的分类情况年代久远只能从史籍记载和考古发掘中,搜集到片断的材料。按书写方法的不同区分,还可以分为手写本和拓本等。刻本,即雕版印刷的书。其中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刻本。如可以按刻本材料的不同、刻本时代的不同、刻本机构的及刻书人的不同、刻书地点的不同及刻书的内容增删和评点的不同,就会划分为不同的版本名称。
  版本有善本和劣本之分。历代学者都主张读书要讲求善本,正如清人张之洞在《书目答间》一书所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这也充分说明,研究古籍版刻源流,鉴定版本优劣,辨识版本真伪,评价版本功用,对人们选读古籍,准确的理解古籍和利用古籍文献资料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1]
  3 二者的关系
  版本学的兴起于发展有其传统的历史,早在策牍、缣帛时代的西汉、经学家刘向、刘歆奉诏校书,开创了我国古籍学、版本学。在一定程度上版本学是目录学的一部分,并和目录学同时产生。从目录学和版本学的研究功能来分析,它们基本上都是治书之学,不分谁主谁辅,因此,这两门学科是同源的一门学科,但是二者的侧重点却是有所不同的,目录学主要是着重在“部次甲乙,条别异同,辨章学术”上。那么研究版本就应该着重在“精考源流,鉴定优劣,辨别真伪,评价功用”上了。
  3.1 目录学可帮版本学辨真伪
  由于目录是记载图书文献的书名、撰者、卷数、版本、提要等。所以目录学可以帮助辨别版本的真伪。比如说,一本书在古籍目录学中从没有提到过却突然出现,而且内容也从未被征引过,或者有些书的书名、篇章及内容虽有记载但后人从未见过,但突然出现,而且与目录中所记载的的风马牛不相及,那么这样的书极有可能是伪本。
  3.2 目录学可帮版本学辨优劣
  我们知道,在宋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是用手写的来记录文献,因此,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记载版本,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本书就会出现很多种版本,那么哪个版本较好呢?人们可以利用目录中的著录版本来考证。一般情况下旧版本较真一些。
  3.3 版本形式的变化可以引起目录形式的变化
  雕版印刷发明前,书籍的流传主要以手抄为主。因为古人在开始著书时,对全书的结构与各章的安排可能无完整的规划,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随机应变。全书不完成,结构与篇章则无法固定。只有全书完成后,才能在末章作一篇总结性序言,即全书的目录。所以,在以手写、手抄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时代,一书的目录一般放在全书的末篇。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给学习与藏书都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有“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板,学者无笔札之劳,获睹古人古书”[2]的记载。因此,在雕刻一本书之前一般都有了编订好的书目,否则,就很容易错乱,所以这时期的书的目录一般都在全书的最前面。
  3.4 版本学、目录学与其相关的学科联系
  古籍版本学是伪中国古代社会各学科研究服务的专门学科。因而他与历史学、语言文字学等亦互有密切的联系。从事古籍资料工作,不能忽视这些学科的作用。综上所论可知,目录与版本学是一种共生共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弄清两者的关系并付诸实践,对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松年.古籍版本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J].黑龙江图书馆,1989(5):59-60.
  [2]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13.
其他文献
融合通信在12月19日举行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传闻已久的"融合通信"业务,将原有手机内"通话"、"消息"、"通讯录"三个基础通信入口升级为"新通话"、"新消息"、"新
摘 要:地理虽然在学科划分上面应该算文科的课程,但是很多东西需要理解记忆,只死记硬背是比较难的。把脑子里装有地图,这样什么东西都在脑子里反映到地图上最好了。当然也有很多东西需要你背过,不过最好能够理解了再背。  关键词:初中地理 兴趣 地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81-01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
摘 要:线性代数是一门非常抽象,难于理解的学科,本文通过对现有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思考,使学生对线性代数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运用到生活中。并且总结了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线性代数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099-01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以及经济类专业的一门
11月26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释放出探讨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宽带接入网络、鼓励民营企业提供宽带转售服务等信息。11月,Google Fiber的业
摘 要: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一门形态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正常人体,研究的范围是人体的形态结构,这些都可以在实验室通过标本或模型中直观、形象地学习和认识,只有上好解剖实验课,才能对理论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作为一名中职医学生要上好解剖实验课。  关键词:解剖实验 纪律 观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27-01  众所周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