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椎间孔内神经根损伤及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27例臂丛椎间孔内神经根撕脱伤和8例臂丛神经根部发出神经鞘瘤,并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随机选择30例无神经外伤的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颈椎椎间孔内神经节及出椎间孔外臂丛神经声像图。结果 正常臂丛椎间孔内神经与脊髓连接部、脊神经节的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结构,椎动脉长轴及横突根部是超声检查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定位标志。臂
【机 构】
:
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710032西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椎间孔内神经根损伤及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27例臂丛椎间孔内神经根撕脱伤和8例臂丛神经根部发出神经鞘瘤,并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随机选择30例无神经外伤的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颈椎椎间孔内神经节及出椎间孔外臂丛神经声像图。结果 正常臂丛椎间孔内神经与脊髓连接部、脊神经节的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结构,椎动脉长轴及横突根部是超声检查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定位标志。臂丛神经椎间孔内C5~C8神经根和出椎间孔外神经,均能得到良好的显示,显示率为100%。27例臂丛神经椎间孔内根性撕脱伤,超声显示椎间孔内神经节低回声区扩大,连续性中断或消失,出椎间孔外远端神经增粗或椎管旁伴有脑脊液囊肿形成。8例臂丛神经根部发出神经鞘瘤,超声显示椎间孔外脊神经节呈瘤样改变,向神经干延伸,内为束状实性回声,有血供信号。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臂丛神经椎间孔内神经根性撕脱伤或病变,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诊断信息。
其他文献
心脏再同步化是治疗左室收缩不同步的有效手段,因此精确和可重复评价左室收缩不同步显得十分重要.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可通过测量左室局部达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而得到左室收缩不同步的综合信息,但目前尚缺乏左室不同步指数(SDI)的正常值范围及心力衰竭(心衰)患者SDI具体测值,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RT-3DE测量SDI正常值范围、心衰患者SDI的定量数值及RT-3DE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价
患者男,32岁,上腹部持续胀痛(程度不重)1月来我院治疗,偶感恶心,无发热.查体:剑突下可及一包块,下缘至剑下四指,上缘未及,压痛明显,边界不清,固定,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各指标正常;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80.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36.0 U/L,总胆红素13.4 μmol/L;肿瘤标志物:糖抗原125 109.9 U/ml,其余正常。
患者男,19岁.发现左耳廓后方肿物10年,偶有局部触痛,加重2 d.专科检查:耳廓背侧上方局部隆起,淡红色,局部皮肤发热,有压缩感,移动性差.临床拟诊:粉瘤感染?血管瘤?超声检查:左耳廓上背侧皮下可见大小约1.2 cm×0.4cm不规则中低回声团,边界欠清晰,无明显包膜,其后方回声无明显改变;彩色多普勒显示上述中低回声结节内部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呈血管球团状,动脉峰值流速为0.55m/s,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剪切波速度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对112例慢性乙肝患者肝右叶进行检测,获得肝剪切波速度,并与肝穿刺组织病理学对照,组织学分期参照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病理诊断标准.结果 S0期15例,S1期17例,S2期15例,S3期23例,S4期42例.S0期与S1期剪切波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孕妇,22岁.孕1产0,孕37周,既往月经规律,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孕期无明显致畸物接触史,未作产前超声检查.外院超声提示胎儿脑积水而转入我院.经腹部超声检查:胎儿头位,双顶径75 mm,头围263 mm,腹围254 mm,股骨长度61 mm。
胆管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良性病变,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了解超声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与肝其他病变相鉴别.资料与方法2004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行超声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13例胆管错构瘤患者,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8~62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为腹痛4例,乏力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3例,肝功能异常行肝检查2例,其他部位肿瘤行肝检查2例.应用GE V730及Aloka a7彩色多普
例1,女,72岁.因胸痛1月,加重5h人院.1月前患者胸前因受外力重压致胸骨后剧烈压榨样痛,伴背部隐痛,呼吸困难,持续达5h左右症状缓解,X线检查示第4、6肋骨骨折,未行心电图检查,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劳累时常感胸背部隐痛,持续数分钟不等.入院查体:血压11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肌钙蛋白(cTnI) 1.88 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 33.
目的 探讨靶向超声分子成像评价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靶向微泡(MBI)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0只SD大鼠行左侧肾异种移植术,术后72 h移植肾随机先后注入MBI和MB(间隔30 min),分别于注入3 min后行移植肾超声造影检查,并测量移植肾声强度(VI),最后进行肾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移植肾
孕妇,25岁,孕1产0,孕28+5周,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孕期无感染及服药史.产前超声检查:宫内单活胎,头位,双顶径7.7 cm,头围27.2 cm,腹围24.8 cm,股骨长5.9 cm,肱骨长5.2 cm,胎儿颅内结构、脊柱、四肢及胸腹腔内脏器未见异常,胎盘位于后壁,成熟度Ⅰ级,羊水最大深度5.6 cm,胎儿颜面部多切面观察,于左侧面颊部皮下测及一混合性包块(图1),大小2.9 cm×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