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南京主城区3个老旧社区为例

来源 :华中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结合南京市城市更新的目标,以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为切入点,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基础设施、交通出行、环境与卫生、活动参与、管理与服务五个方面构建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并以南京主城区3个老旧社区为例,对其公共空间活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进而提出活力营造策略。在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营造过程中,应注重需求导向的小微空间利用、问题导向的交通组织优化和发展导向的社区居民自治。上述研究结论可为南京市老旧社区的有机更新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策略。
其他文献
作为上海市实施黄浦江两岸“45km滨江贯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浦滨江南段的公共空间复兴项目是后工业背景下形塑“人工场域”的示范性实践,该文透过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多维视野,将该项目的核心贡献解读为对城市滨水景观基面进行的通体架构,在此基础上整合建构筑物、基础设施、生态景观等物质空间要素。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杨浦滨江项目为后工业语境下城市滨水的景观都市主义实践提供了三种重要的范式,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为剔除遥测数据中野值并降低背景噪声干扰,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遥测数据野值剔除方法。该方法在对遥测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过程中,首先根据卡尔曼信息特征构建能够反映野值的判别因子,其次利用莱特准则分析判别因子特征,实现对野值的准确判别,而后利用该判别因子推导野值点处观测值,最后利用该观测值对卡尔曼滤波过程中预测值进行修正,以达到消除野值干扰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抑制遥测信号背景噪声干扰的
当前国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政建设工程也更加先进,人们在良好的建设条件下,生活不断便利,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市政建设工程作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
“资源一号”02E卫星配置的红外相机采用红外探测器组件,其阵列的规模达到了8000像元。该红外探测器技术难度大,实施工艺复杂,需要突破超长线列芯片微组装技术、高性能长波材料及器件制备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资源一号”02E星不具备投产验证产品进行验证的条件,因此采用一步正样的研制模式。对研制风险较大的红外相机来说,需要在方案阶段利用现有的光学系统构建实验装置,对探测器噪声等效温差、MTF等重要性能指标进行等效验证,早期发现红外探测器的不足,提升相机的定量化成像水平。文章在“委内瑞拉遥感二号”(简称“委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