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三彩釉陶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彩陶器艺术因唐代三彩陶器而闻名于世界。从时间和地域的角度出发,对渤海三彩、辽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进行对比研究,可分析出东北亚三彩釉陶的美学特征,此外也要注意东北亚三彩釉陶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东北亚三彩;三彩釉陶;唐三彩
  人们大致将艺术创作活动的概念定义为:创作者以某种方式来更好地向人们传达出一种信息,创作出能够与人们的内心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艺术史也是人类的文明史。而陶瓷的发展史则是人类手工艺技术的发展史。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陶瓷来展现当时的社会审美特征,记录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如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秦代的兵马俑、唐代的三彩陶器、高丽青瓷等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审美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衔接,以及如何从现代艺术的立场出发来研究传统艺术,并对一些不为人熟知的艺术历史进行发掘,对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东北亚三彩釉陶的美学特征
  举世瞩目的唐三彩多出自墓葬,属于明器的一种。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的北邙山发现了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性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沿用至今,享誉中外。唐三彩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造型,人物神态惟妙惟肖,釉色活泼艳丽,极具审美趣味。唐代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这一特征在唐三彩陶器的造型或纹饰方面都有所体现。
  渤海三彩主要是指渤海的釉陶三彩器,其主要发现于渤海的上京、中京和东京等都城遗址。其中,作为建筑装饰的渤海国三彩陶兽头,造型夸张,体积巨大,令人震撼。这些兽头均为手制、实心,其模印、版状完全不同于中原地区,造型比例基本统一,但细部存在差别,规格大小不同,表面施釉。
  而从朝鲜半岛出土的新罗彩釉陶,无论是在釉色方面还是在造型方面均受到了我国青瓷技术和三彩釉陶技术的影响。新罗彩釉陶的数量较少,以新罗三彩为代表。新罗三彩与唐三彩在釉色和烧成方法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新罗三彩的施釉方式是满釉,而唐三彩则是足底局部不施釉。另外,新罗三彩的烧制方式更为精细。可见,新罗三彩并不是量产的瓷器,而是为了满足特定阶层的使用需要而制作的高级瓷器。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的三彩罐不同,新罗三彩罐多用来盛放僧人火葬后的骨灰。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彩釉罐在当时还属于较为珍贵的器具,也有可能是因为彩釉罐承载着佛教信徒的某种信仰。据相关史料记载,由于后期僧人的火葬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使用玻璃器皿来盛放骨灰,使得新罗三彩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与色泽丰富、造型多样、多用于陪葬的唐三彩不同,日本的奈良三彩主要用于寺庙供奉,在造型方面吸收了须惠器的一些特点,没有人物造型、动物造型,更不会作为建筑构件,而是多为塔、腰鼓、瓶、钵、碗、盘和藏骨罐等。另外,日本奈良三彩釉陶的纹饰较为单调,多使用色泽浓厚的绿釉,这可能是为了掩盖胎体表面泛红的不足。蕴含着东方美学的唐三彩、渤海三彩以及奈良三彩是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灿烂的明珠。
  二、东北亚三彩釉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三彩艺术源于自然美学
  三彩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结果,是农耕文明在精神世界的升华。受自然环境、民俗生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北亚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其三彩艺术体现了人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哲学观念。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价值观念,使东北亚三彩艺术成为一门独具韵味的自然美学。在审美意趣的影响下,古人对自然美学理念进行了抽象化提炼,由此产生了“五行”和“五色”,进而形成了具有东方审美特色的艺术哲学品格。从色彩、造型以及装饰纹样方面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制陶材料的不同,三彩釉陶在艺术特征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造型、肌理、釉色方面来看,我们能够认识到三彩釉陶器制作工艺之差异。因此,三彩釉陶器的制作工艺具有物质文化属性和精神文化属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三彩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是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三彩艺术是一种在整个西亚、中亚、东亚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的艺术。首先,三彩器皿的造型装饰受到了西亚萨珊文化和中亚索格狄亚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西亚萨珊文化和中亚索格狄亚那文化的金银器,对我国唐代三彩釉陶样式的形成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据史料记载,自汉代以来,我国就已经有了对西域人生产生活状况的记载,如有关安息人、月支人生产生活状况的记载等,到了我国南北朝时期,甚至出现了西域人在朝为官的记载。在隋唐时期,积极开放的政策、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更是使得大量的西域人定居我国。自南北朝时期,萨珊王朝就开始与我国保持着贸易上的往来,以北魏至初唐时期最为频繁。在唐朝时期,萨珊王朝与中国通使数十次,使得许多波斯人定居在了我国。这些人中有很多金银匠,他们将金属锻造工艺传入了我国。这种具有明显波斯装饰风格的、先进的金属锻造工艺对唐代三彩釉陶样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亚、西亚的艺术文化对唐代三彩釉陶器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尤其在饮食器与贮盛器的器型与装饰纹样方面,唐代三彩釉陶器的艺术灵感大都或多或少地来源于西亚风格的器皿。之后这种“西方”的风格器皿又随着地区间的交流向东传播。例如,契丹族完整地吸收了唐三彩金银器的造型特点;渤海国在宫廷建筑中将三彩釉陶的烧制技术发挥到了极致;朝鲜半岛虽然没有大力发展三彩釉陶的样式,但是他们将低温铅釉技术应用在了建筑领域中,并将其保留了下来;日本则通过留学生把唐代的文化艺术传到了日本本土,甚至在京都完整地复制了洛阳的城市布局和风貌。可以说,三彩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是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是不同地区的人类进行文明交流、智慧交流的证据。
   三彩艺术不仅是各地区人们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更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自然条件进行开发、利用和改造的结果。唐三彩、渤海三彩、辽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已经不再是一种陶瓷的专有用语,而是一种艺术文化的象征。
  (三)三彩艺术在其他领域发展的可能性
  从古至今,艺术的表达方式都是多样化的。从绘画、雕塑、陶艺、建筑等艺术形式中可以看出,对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融合,能够使人们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审美感受。虽然人类文明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类对艺术欣赏的需求却从未改变。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人们对艺术的定义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使得文化、科技、艺术、生命各学科领域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如今,各国的美术馆专题展、国际巡回展览、双年展、艺术博览会等不同类型的展览上出现了很多非专业出身的参展艺术家。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其他領域的知识成为专业的研究者,并与其他领域的专家达成了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不仅开拓了自身的创作思路,还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了灵感。
  采用新型陶瓷材料烧制出超薄的陶瓷片,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体现。例如,由关宝琮设计开发的三彩文房产品成为中国辽宁省文化宣传的名片。沈阳理工大学的关涛教授在20余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与三彩艺术相关的项目,其教授的弟子创作出了大量的三彩艺术作品。
  随着古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三彩釉陶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人类文化交流的使者,其在世界文化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与考察发现,目前三彩技法对于现代艺术来说仍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很多学者也都呼吁重视对三彩技法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许晓政,孙一鸣.辽三彩艺术语言研究[J].大观(论坛),2019(1):10-11.
  [2]李文信.辽瓷简述[J].文物参考资料,1958(2):10-22.
  [3]林声.千年辽三彩的呼唤:写在《辽彩新韵》付梓时[J].陶瓷研究,2019(2):27-30.
  作者简介:
  李营,博士,沈阳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
  刘畅,沈阳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设计与理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 =40),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理念形成率和治疗依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28.21±2.25),健康理念形成率为85
目的 通过对医院药疗班护士每日拆除药品包装耗时的分析,了解每日拆除药品包装耗时占工作时间的比例及与超时工作间的联系,旨在探讨有效解决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每周超时工作情况,药疗班护士拆除药品包装耗时,药疗班护士占用超时工作时间拆除药品包装的情况。结果120名临床护士中,每周超时工作人数达98人(81.67%),平均每周超时工作(5.3±0.1)h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优势已得到充分论证.但在长达6~12个月的保留使用过程中,导管末端使用胶布反复粘贴固定的方法造成患者皮肤上留下难清洗的污痕,既不美观也不舒适.鉴于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人数增多,术后护理专业性较强,患者对护理要求高等原因,保持PICC导管周围皮肤的清洁,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静脉抽血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验患者体液,可以诊断许多身体疾病.冷凝集素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反应性红细胞凝集及冷诱导因素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栓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冷凝集素的冷抗体在31℃以下温度时能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凝集.当患者体表皮肤温度较低时,凝集的红细胞阻塞微循环而发生发绀,可伴有较轻的溶血.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对于患有该病的患者如果
期刊
目的 探讨首诊负责制护理模式对痴呆激越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首诊负责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量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2周末实验组激越量表评分为(89.8±16.3)分,对照组为(98.1±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
单腔静脉导管近年来不仅在腔静脉置管中应用广泛,在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穿刺引流术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较传统胸腹腔引流管相比,有着穿刺方法简单、患者带管期间舒适度高等优点.随着“零感染”理念的要求,目前置入单腔静脉导管后,已经不再选择皮肤缝合固定,但是临床观察发现,传统的固定方法(直接使用贴膜固定)在胸、腹腔穿刺中导管脱管发生率较高.我科将单腔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进行了改良,现报告如下。
期刊
在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过程中,吸痰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护理操作.通常笔者是将气切碗、无菌镊子和治疗巾打包后高压消毒,干燥保存.需使用时常规铺无菌盘,有效期4h.缺点:治疗巾易潮湿、使用不方便、繁琐.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烧伤整形科采用无菌气切盒,取的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无菌不锈钢盒20 cm×20 cm 1个、治疗碗4个、镊子2把、小纱布(剪好后的底纱与覆盖切口纱布)。
期刊
目的 探讨通过心理干预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控制血糖、血脂代谢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0)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n=100)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认知重建。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PG)
高钾血症,通常定义为血清钾大于5.5 mmol/L,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电解质紊乱[1].高钾血症以对心肌和骨骼肌的抑制作用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引起心搏骤停而危及生命[2].对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高钾血症问题尤其值得关注.Chapin等[3]对VHA(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70 154例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
目的 通过开展目标性监测,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颅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2009年1-4月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可能引起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于2009年5月起进行目标性监测和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 2009年1-4月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3%;2009年5月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