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博客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_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屹很会盖房子,房子的位置又出奇的好。他的两个楼盘都在北京国贸周遭应当不是偶然的,这是北京最贵的写字楼聚集地,能在此地办公的人大多非富即贵。在此地盖公寓,应当可以卖的很贵,但是,如何比别人的公寓卖的更贵?潘动了一番脑筋。别人的公寓大多叫某某花园,潘的公寓被包装成SOHU现代城,房子于是大卖。中央电视台一位名导就对我说,她买了SOHU现代城的房子,不到一年出手结果大赚。
  如果仅仅会盖房子,潘石屹不会这么出名。他似乎出现在各种与地产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论坛、电视节目、报刊访谈,他甚至与著名影星梅婷合演了一部电影。与另一位更为出名的地产商王石登珠峰壮举截然不同的是,潘的业余爱好颇为小资:喜欢背着相机到处拍照。许多人会从纯商业的角度看待潘石屹的非商业行为:炒作、作秀或是打造个人品牌,这些最终会以更低的成本带动潘的楼盘销售。但是,也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潘的非商业行为。作为一个商人,他在身体力行地追逐时尚,在这种追逐中,他比别的商人更懂得把握客户的消费心理,从而盖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房子。
  今天,当笔者登入新浪,一个更为令人匪夷所思的发现是:潘石屹居然创建了自己的博客!沏一杯茶,细细品味中国第一位著名地产商的博客和这种行为所可能预示的其他含义:潘创建博客的动机可能与他“触电”或是拍照爱好一脉相承,为了个人品牌或是某种时尚体验。从中,潘也许会悟到新的地产项目灵感:比如博客SOHU之类。记得在三年前,我以前的老板,原华润创业的董事总经理黄铁鹰先生未及天命之年忽然萌生退休的念头,他举家移民澳洲。然而,多年的商业经验以及一下到一个陌生世界,如何与国内的朋友进行情感交流?临行前,他问我,如何建一个个人网站?后来,他果然在Yahoo上创建了一个个人网站,在遥远的澳洲,他开始回忆他的商旅生涯,网站有背景音乐,有他在各个时期的照片。由于他的博客是以10亿美元的直接并购案例为基础,写得栩栩入生,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将他的博客结集出版成书。
  站在风险投资的角度看,西方的主流媒体如BBC、ABC等纷纷创建自己的博客,新闻集团更是斥巨资收购著名博客品牌Myspace。我甚至听到美国总统布什的一段铿锵有力的博客。在国内,博客从风靡一时的木子美到年轻网友到潘石屹,也逐渐进入主流。由此看来,所谓以Web2.0为技术架构的博客生意,也许该到了登堂入室的时候了吧?也许,潘石屹的博客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信号。
  (作者为北京娱乐天天数字技术公司副总裁)
其他文献
为了区别于上期发表的《“系列标准”的系统性要求》中的“系列标准”,本文使用了“同族标准”一词,特指家电行业中那些被称之为“性能标准”的标准,它们都针对的是产品的“使用
主要介绍了不同气源燃气热水器在燃烧产生相同热量情况下经济性和环保性的比较,以及在测试得到相同氧含量情况下不同气源燃气热水器的环保性研究,提倡大力发展天然气这一更为
热回收型空调是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把房间的热量转移到水中,进行二次有效利用,一方面避免了空调排热对环境的影响,节约了热量的浪费,另一方面节约了加热生活热水的能源。热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