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季养生攻略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份中有两个节气:小暑和大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来养生。夏季为心所主,要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等。故小暑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心静自然凉。
  小暑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时节。养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下面从饮食运动方面介绍一下小暑大暑时节具体的养生方法,供大家参考。
  饮食宜进补家禽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相对于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家禽类的食物,最常见的就是鸡肉。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除了鸡肉,鸭子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禽。中医认为,因鸭子常年在水中生活,其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尤其是经过一个冬春的老鸭,骨骼更健壮,肌肉更丰满。《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老鸭炖食时可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食用,能补虚损、消暑滋阳;加配芡实、薏苡仁同炖汤,滋阳效果更佳,能健脾化湿、增进食欲。另外,鸽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其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
  吃姜暖胃增食欲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不过,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选择早晨吃。因为,人在清晨之时,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除了吃姜,小暑大暑期间,还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山药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山药等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度暑粥补气消暑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您安度盛夏。
  运动宜慢不宜快
  小暑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暑季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有慢性病史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小暑大暑期间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游泳锻炼使人能充分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体内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改善肺气肿有良效。游泳还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心脏功能,减少代谢废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但即便如此,游泳的时间还是有讲究的,最好选在早上或晚上,且不宜在饭后一小时内进行,游泳前还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避免发生抽筋和感冒。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季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椅或木凳上。
其他文献
提起强迫症,您可能并不陌生,但又觉得这种精神疾病离自己很遥远。但研究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和过度的压力导致具有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为3%。  强迫症是一种致残性很高的精神障碍,其发病年龄小,持续时间长,发生次数频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强迫症病因较为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即使专科医生识别也有一定难度。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发现自己患有强迫症
胰胆汇合部是胆总管、主胰管与十二指肠的交汇部位, 由纤维肌性组织包裹形成胰管括约肌、胆总管括约肌及Vater 壶腹括约肌,统称为Oddi 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 SO).生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