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3年度泌尿科接诊的47例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积液的超声图像特征,并将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治疗前的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程新月形,位置在肾的中下极比较多见,经过治疗之后,患者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消失。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肾周积液的位置,并能动态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积液变化情况,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急性肾周积液;超声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86-01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突发性腹部剧痛而就诊,入院后超声检查图像显示患者的输尿管内回声增强、输尿管扩张,常见的并发症是肾积水,而肾周积液在急性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中并不多见,所以,对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诊断尤为重要,以免漏诊延误治疗的时机,通常超声检查可以对肾周积水进行诊断,本文对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图像的特点,探讨积液出现的病理原因,为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实验中共有47例病例,其中男35例,女12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2岁;最长就诊时间6小时,最短就诊时间30分钟,平均就诊时间2小时;患者入院时均伴有肾绞痛,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病例诊断标准:
本实验所入选的病例均符合第八版《外科学》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标准:患者患侧肾区疼痛剧烈,并且疼痛向会阴部放射;患者疼痛后出现肉眼血尿或者是镜下血尿;疼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X线检查可见输尿管结石;确诊为输尿管结石之后,用超声对患者进行筛查,伴有急性肾周水肿的患者入选本实验,并排除有尿路感染、腹部手术、胰腺病史、腹部外伤、泌尿系肿瘤的患者。
1.3 方法:
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探头的频率为2.5-5.0MHz,入院后检查时,患者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仰卧位或者是侧卧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扫查,检查时主要观察患者有无急性肾周积液,以及患者肾周积液暗性回声区的形状,并进一步确认患者输尿管结石的部位、大小以及输尿管的扩张情况。经过治疗后检查时,患者仍然可以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仰卧位或者是侧卧位,使用与治疗之前相同的超声探头频率,主要观察患者的输尿管扩张情况以及患者的肾周积液情况。
2 结果
治疗之前,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治疗前的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程新月形,位置在肾的中下极比较多见,肾周积液的厚度在2-13mm之间,经过治疗之后,患者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消失。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患者最直接的病理改变就是结石梗阻与输尿管内,使患者结石梗阻部位上端的输尿管内压力过高,进而使肾盂内的压力过高,当肾盂内的压力超过肾小球滤过压之后,尿液生成这一生理活动将会暂停,肾盂中的尿液将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肾脏组织的其他部位,进而通过肾包膜进入到肾脏周围的组织中,这就是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病理改变,由于肾周积液可以降低肾盂内的压力,所以,肾周积液在输尿管结石时对肾脏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可以防止肾盂内的过大压力,避免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伤。输尿管梗阻的患者,尿液在肾内回流通常有四种途径:一是肾盂静脉逆流,二是肾小管逆流,三是肾盂淋巴逆流,四是肾窦逆流,四种回流途径都可以减少肾盂中的尿液,进而降低由于输尿管梗阻对肾盂造成的压力。肾周积液可以在输尿管梗阻接触之后自行吸收恢复,但是,急性输尿管结石出现肾周积液的时候,常提示患者的梗阻比较严重,而长时间的输尿管梗阻会使肾脏缺血缺氧、加剧患者的疼痛感,患者的疼痛感来源于此的同时,还来源于患者积液导致的肾包膜张力过大以及尿液对肾周神经的浸泡有关,如果患者输尿管梗阻的现象长时间的得不到缓解,患者的肾脏将会坏死,所以要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患者肾周积液的与肾脏的位置,实验数据显示,肾周积液在肾脏的中下极比较多见,这和重力的作用有直接的关系。超声检查还能显示患者肾周积液的量,虽然肾周积液的量是根据超生结果中暗性积液区的体积去估算,但仍然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有实验结果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碎石等治疗之后,患者输尿管梗阻的症状缓解或消失之后,对患者再次进行彩超检查时,可以发现患者的肾周积液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或者是全部被吸收。超声这一检查方式对患者来讲是无创伤的检查,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应用在疾病的诊断上,还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确定肾周积液的位置与量,对于肾周积液量比较多、病程比较长的患者进行超声导引穿刺抽积液的治疗方法,达到缓解患者肾周压力的目的,以免长时间的梗阻造成患者肾脏缺血或萎缩。
综上所述,超声这一无创的检查方式对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为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喻沁,李春.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超声诊断[J].实用临床医学.2009,06:95+97.
[2]倪雪君,成建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诊断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5:358-359.
[3]钱彩艳.超声诊断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7,06:421-422+445.
[4]张丽,王辉,武艺,赵荣.超声观察与分析32例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并同侧肾周积液[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05:455-456.
[5]蒋燕东,马逸宜,朱栋晓.输尿管结石致急性尿路梗阻伴肾周积液58例超声诊断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12:1504-150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3年度泌尿科接诊的47例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积液的超声图像特征,并将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治疗前的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程新月形,位置在肾的中下极比较多见,经过治疗之后,患者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消失。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肾周积液的位置,并能动态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积液变化情况,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急性肾周积液;超声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86-01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突发性腹部剧痛而就诊,入院后超声检查图像显示患者的输尿管内回声增强、输尿管扩张,常见的并发症是肾积水,而肾周积液在急性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中并不多见,所以,对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诊断尤为重要,以免漏诊延误治疗的时机,通常超声检查可以对肾周积水进行诊断,本文对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图像的特点,探讨积液出现的病理原因,为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实验中共有47例病例,其中男35例,女12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2岁;最长就诊时间6小时,最短就诊时间30分钟,平均就诊时间2小时;患者入院时均伴有肾绞痛,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病例诊断标准:
本实验所入选的病例均符合第八版《外科学》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标准:患者患侧肾区疼痛剧烈,并且疼痛向会阴部放射;患者疼痛后出现肉眼血尿或者是镜下血尿;疼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X线检查可见输尿管结石;确诊为输尿管结石之后,用超声对患者进行筛查,伴有急性肾周水肿的患者入选本实验,并排除有尿路感染、腹部手术、胰腺病史、腹部外伤、泌尿系肿瘤的患者。
1.3 方法:
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探头的频率为2.5-5.0MHz,入院后检查时,患者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仰卧位或者是侧卧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扫查,检查时主要观察患者有无急性肾周积液,以及患者肾周积液暗性回声区的形状,并进一步确认患者输尿管结石的部位、大小以及输尿管的扩张情况。经过治疗后检查时,患者仍然可以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仰卧位或者是侧卧位,使用与治疗之前相同的超声探头频率,主要观察患者的输尿管扩张情况以及患者的肾周积液情况。
2 结果
治疗之前,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治疗前的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程新月形,位置在肾的中下极比较多见,肾周积液的厚度在2-13mm之间,经过治疗之后,患者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消失。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患者最直接的病理改变就是结石梗阻与输尿管内,使患者结石梗阻部位上端的输尿管内压力过高,进而使肾盂内的压力过高,当肾盂内的压力超过肾小球滤过压之后,尿液生成这一生理活动将会暂停,肾盂中的尿液将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肾脏组织的其他部位,进而通过肾包膜进入到肾脏周围的组织中,这就是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病理改变,由于肾周积液可以降低肾盂内的压力,所以,肾周积液在输尿管结石时对肾脏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可以防止肾盂内的过大压力,避免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伤。输尿管梗阻的患者,尿液在肾内回流通常有四种途径:一是肾盂静脉逆流,二是肾小管逆流,三是肾盂淋巴逆流,四是肾窦逆流,四种回流途径都可以减少肾盂中的尿液,进而降低由于输尿管梗阻对肾盂造成的压力。肾周积液可以在输尿管梗阻接触之后自行吸收恢复,但是,急性输尿管结石出现肾周积液的时候,常提示患者的梗阻比较严重,而长时间的输尿管梗阻会使肾脏缺血缺氧、加剧患者的疼痛感,患者的疼痛感来源于此的同时,还来源于患者积液导致的肾包膜张力过大以及尿液对肾周神经的浸泡有关,如果患者输尿管梗阻的现象长时间的得不到缓解,患者的肾脏将会坏死,所以要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患者肾周积液的与肾脏的位置,实验数据显示,肾周积液在肾脏的中下极比较多见,这和重力的作用有直接的关系。超声检查还能显示患者肾周积液的量,虽然肾周积液的量是根据超生结果中暗性积液区的体积去估算,但仍然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有实验结果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碎石等治疗之后,患者输尿管梗阻的症状缓解或消失之后,对患者再次进行彩超检查时,可以发现患者的肾周积液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或者是全部被吸收。超声这一检查方式对患者来讲是无创伤的检查,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应用在疾病的诊断上,还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确定肾周积液的位置与量,对于肾周积液量比较多、病程比较长的患者进行超声导引穿刺抽积液的治疗方法,达到缓解患者肾周压力的目的,以免长时间的梗阻造成患者肾脏缺血或萎缩。
综上所述,超声这一无创的检查方式对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为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喻沁,李春.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超声诊断[J].实用临床医学.2009,06:95+97.
[2]倪雪君,成建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诊断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5:358-359.
[3]钱彩艳.超声诊断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7,06:421-422+445.
[4]张丽,王辉,武艺,赵荣.超声观察与分析32例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并同侧肾周积液[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05:455-456.
[5]蒋燕东,马逸宜,朱栋晓.输尿管结石致急性尿路梗阻伴肾周积液58例超声诊断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12:1504-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