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B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u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0岁,因反复皮肤瘀斑、关节肿胀36年,乏力、发热、血尿半个月于2003年11月1日入院.患者于1967年4月7日因"右下肢肿胀、不能活动10余天"在外院就诊,查体:右小腿肿胀、青紫,右膝、右踝关节不能活动,穿刺液为血液,出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正常,试管法凝血时间40 min,拟诊为"血友病",输新鲜全血后病情好转.以后反复出现皮肤瘀斑,膝、踝、肘关节肿胀疼痛,每年平均输血2次.半月前明显头昏、乏力、发热,体温最高38.2℃,尿色发红,当地医院查血常规:Hb 52 g/L,WBC 5.9×109/L,BPC不详,输血对症处理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其舅与表兄均在儿童期死于"出血",表弟43岁,膝关节畸形,外甥11岁时死于"脑出血".查体:体温37.8℃,精神差,贫血貌,上肢静脉穿刺及臀部肌肉注射处见大片瘀斑,左锁骨上窝扪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口腔黏膜见数个小血泡,牙龈少量渗血,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膝、双踝、双肘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右侧明显,双下肢肌肉明显萎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61g/L,WBC 4.98×109/L,BPC 9×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0.01,分叶核粒细胞0.01,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82,成熟淋巴细胞0.16。

其他文献
心脏黏液瘤是心脏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多认为起源于原始的间充质细胞[1].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心脏黏液瘤与血清白介素6(IL-6)的关系。
患者男,65岁.因头昏,反应迟钝,少语10余天,加重伴呕吐半天,于2001年11月30日入院.CT检查:左额叶见一5cm×4cm×4cm大小的囊性包块,边界清,囊壁厚约4mm,肿块周围有大片低密度水肿带,占位效应明显.术中见肿瘤呈球形、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边界清,瘤体组织暗红,鱼肉状,内有一含淡黄色液体30~40ml囊肿,供瘤血管丰富,局部硬脑膜、颅骨未见浸润.肿瘤肉眼全切.术后病理检查:星形细胞
2016年春季论坛在行业企业的关心下,共征得论文124篇,经过业内专家组成员的精心评阅,选出35篇撰写规范、表述清晰、内容新颖且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及有代表性的论文收录于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