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早期预警及随访标志物的多中心研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寻女童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apidly progressive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RP-CPP)临床早期预警及随访标志物。

方法

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入组新发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女童260例,选取其中114例无干预随访6个月者进行成组研究,70例纳入RP-CPP组、44例纳入缓慢进展型CPP组(slowly progressive CPP,SP-CPP)。

结果

初诊时血清黄体生成素(LH)基值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标准差积分(IGF-ⅠSDS)是CPP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04、1.578),且以LH基值危险性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LH基值、IGF-Ⅰ SD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07;LH基值和IGF-ⅠSDS的切割值分别在0.52 mIU/ml、0.35时对应约登指数最大。随访6个月后2组比较显示,RP-CPP组女童的身高、乳房分期、LH、子宫容积和卵巢容积随访前后差值以及骨龄变化量与实际年龄变化量的比值均显著大于SP-CPP组(均P<0.05)。

结论

血清LH基值、IGF-ⅠSDS可能是临床早期识别女童RP-CPP的预警标志,LH基值改变、性腺和性征发育进展速度、身高增长及生长潜能受损程度的变化可被视为随访CPP进展的关键指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解放军总医院20年间甲状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7 8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年份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因构成比变化及3 399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1)20年间,甲状腺癌尤其乳头状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甲状腺良性结节及其他少见类型甲状腺癌逐年下降(P<0.01);(2)甲状腺癌